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天地大美徐徐言

​天地大美徐徐言

时间: 2022-04-22 09:18:40 |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我们人人都生活在四季之中,每天都会见到春风夏雨、秋露冬雪,可是,只有大诗人如苏轼者,才能造出“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这样的名句,也只有李清照这样的大词人,才能写下“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这样的清词。我在想,鄙人也并非一直都是麻木迟钝的,儿时似乎也曾对夏虫秋蝉那样地好奇,喜欢捉蜻蜓喜欢打雪仗吃槐花儿。但是,放下《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这本书,抬头看看窗外,又不得不承认,几十年尘网俗风,我辈又确乎变得麻木迟钝了。感谢两位作者,唤起我对春雨春风的亲近与感动,让我又想起小时候听大人们念叨的乡间俗谚,“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小寒大寒,就要过年”。

  这是两位作者合作的书。文字作者徐立京,绘画作者徐冬冬,一写一画,都姓徐。静心观赏书中140多幅画作,就能感受到创作者徐冬冬对自然变化的感应与摹写,还有在这摹写中的思考与热情。徐冬冬作为当代中国抽象绘画大师,历时八年完成的《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系列组画,在书中第一次集结面世。这是第一套用中国抽象绘画语言完整描画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系列艺术创作。创作中运用的虽是国际化的抽象绘画语言,其灵魂却是中华传统艺术精神,其纸笔又是中国的传统宣纸、毛笔,色彩浓烈、肌理独特,真正达到了一种中西交融、守正创新。而写作者徐立京说,她是顺应心灵的声音,感悟四季,把自己放进大自然中,问天,问地,问春夏秋冬,更问自己的内心。

  此书的意义,当然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被出版方归为“普及读物—物候学”一门,我想,这是一个不得已的归类。就书中描述、阐释的自然变化、物候变化来说,从普及中华历法文化、中华优秀经典的角度说,这本书当然可归为科普类或普及类;从此书图文结合的完美形式而言,涉及的艺术美学内容而言,它又可以被归为人文艺术类;而从绝美深情、荡气回肠的文字来讲,此书当然又是当下人文散文的一个重要成果。

  应该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一书,从文字、画作,到系列的形式,到描绘的内容、主题,都有极大的创新。主体七十二篇正文和百余幅画作,独立成篇绘写一候,十八篇一季,四季合成,恰如交响乐四部曲,恢宏严整。前人和今人写四季、写二十四节气的,固然不在少数,但以如此规模形式,如此体量,如此精细地绘写、阐发七十二候的,此书恐怕是第一部,也是最深入的一部。就此书的内容而言,自然与人文的结合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作者本人现实的真情实感与历史感的交通,文字典籍与亲身感受的结合,更是此书一大特色。作者将普遍的四季轮回融于独特的个人感受,科学、哲学、美学、博物学都化作笔下动人的画作与文字。

  从更大的角度看,此书还有一重意义,那就是在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大背景下,此书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画家徐冬冬反复表达一个观点,“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可以成为全人类的基本价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理念,‘天人合一’的理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都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画家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才能创作这样大气的作品。此书反复阐述、发挥的“天地仁爱”思想,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理念之一。“天地之大德曰生。”“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周易》)“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荀子》)“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程颢)“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周敦颐《太极图说》)这些先哲的思想,无不体现在二十四节气的朴素的智慧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文化经典数不胜数。这些经典之所以有生命力,一方面是这些经典蕴含的思想智慧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它们与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生活密不可分。“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而要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要以现代人的生活激活它们,否则这些古典精华就不能真正具有新的生命。我想,天地大美徐徐言,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祝晓风)

​天地大美徐徐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