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对话中国美术馆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7-29 22:01:34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屈菡

今夏,中国美术馆用11个展厅推出了一个重磅展览:“讲·述——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7月25日,展览正式开幕,参展艺术家及作品汇聚在中国美术馆,展示了海峡两岸的当代艺术风景。

两岸首次联展当代艺术

“讲·述”是一次当代艺术展。当代艺术能够敏锐地反映时代变迁和社会现实,可以更好地体现艺术家新颖的感知和体验。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表示,此次两岸美术馆首次将交流的内容放在当代艺术的命题上,体现了双方对两岸美术新趋势的共同关注。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说:“人们对当代艺术还有些错觉,认为往往是扭曲的、丑陋的、色情的,其实当代艺术不是某一个流派的代名词,当代艺术作品中有很多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此次展览更多的表现了艺术家对当代社会的看法和认识。”

同时,这次展览还是中国美术馆和台湾美术馆第一次联合策划的展览。台湾美术基金会荣誉副董事长张誉腾表示,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一直比较频繁,但通常都是你来我往的送展方式。此次展览由双方共同策展,让两岸的艺术家的作品直接到展场对话,是一次更加深入的交流方式。中华文化联谊会处长肖夏勇说:“中国美术馆和台湾美术馆是两岸最为重要的美术馆,此次展开馆际合作,并在一个共同的主题下,双方推出重要的艺术家,这是前所未有的。”

展览主题确定为“讲·述”,为的是体现两岸之间以及面对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当初两个美术馆的馆长坐在一起讨论:用什么样的题目能体现交流?台湾美术馆馆长薛保瑕提议用“讲故事”,范迪安又把它做了一下“美容”,改为“讲·述”。

范迪安表示,目前两岸文化关系处在一个新的阶段,那就是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这也是文化、艺术活动得以展开的时机和时代特征。此次展览做到了三个第一:第一次展示当代主题、两岸第一次联合策划、两岸艺术家第一次直接对话。

不乏差异 更多相似

此次参展的两岸艺术家共59位,作品58件(组),涉及绘画、装置、摄影、影像等形式,在内容上分为三部分:历史与记忆、现实与反思、个人经验与公共空间。

今年5月23日至6月28日,这些作品已经在台湾美术馆进行了首展,此次来京的台湾美术馆典藏组组长薛燕玲回忆当时的展况:“展览在台湾受到了好评,大家都感觉展期太短。”

参展作者是两岸极具代表的艺术家。台湾美术馆执行策展人潘显仁表示,此次参展的台湾艺术家分别来自台湾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大学、台北艺术大学等大学以及专职创作的艺术家,风格很是广泛。中国美术馆的执行策展人徐虹表示参展人中既有成名艺术家也有艺术新人,包含了老中青三代。

在位于三楼的展厅里,台湾画家郭振昌与内地画家刘鸣的作品形成了最直接的对话。郭振昌的两幅油画《天行者》和《危险动作请勿模仿》挂在展厅的两边。“后一幅作品中,有一群人在一条危险的绳索上跳舞,姿态各异。这是我在去年刚刚爆发金融危机时创作的,是对西方经济体制以及盲目追随的质疑。”郭振昌说。展厅中间则是刘鸣的装置《水墨空间》,他把水墨这种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媒材和形式融合起来,表现了现代化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同样的现代化进程,让两岸的艺术家有了更多相同感受,而且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有一定的接近性,因此两岸的当代艺术看起来很相似,但所表达的内在的东西还是有差异的。”郭振昌从相似中看到了差异。

台湾艺术家徐洵蔚则从差异中看到了相似:“台湾当代艺术更多是从个人的小故事反映社会变革,而内地艺术家通常采用宏观的表达方式;台湾的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内地的相对而言则较为保守。但是追溯到根源上,艺术作品反映的文化内涵具有很大的相同性。”

范迪安表示,展览过程能够反映两岸当代艺术的共同点和在内容、手法方面体现出的差异。更重要的是,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今天两岸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是,较多地受到西方影响。是考虑怎样发出自己声音的时候了。

解读当代艺术

“此次展览较多地选择了时尚、试验性强、艺术表现方式新颖的作品。这有利于开拓视野,但对于中国美术馆的观众群体而言,理解起来可能有点困难。”中国美术馆副馆长梁江表示。

正因为如此,中国美术馆为展览印制了图录和导览手册。展出的每一件(组)作品除了简短的介绍和语音导览之外,还组织经过培训的志愿者为观众讲解。

徐洵蔚的作品《非场·非故事》是一组用锡箔包裹住的物体:洋娃娃和高跟鞋、树枝和超人、恐龙和斗笠。在这些具体而又抽象的作品前,不断有观众询问她:“这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思?”

公共教育部主任何琳表示:“以前讲解作品主要是灌输的形式,告诉观众与作品有关的美术史以及艺术流派知识,此次展览则重在解读作品本身,介绍作者当初希望达到的诉求,用导赏的方式与观众进行互动。在提示的基础上,发挥大家的理解和想象。”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中国美术馆还组织了不同的参与项目。开展当天,美术馆邀请景山社区24个家庭的60个成员参观了展览,并且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内地画家徐晓燕与台湾画家洪天宇的作品,这两位艺术家都用绘画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生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展览结束后,还为这些家庭留了一个作业:思考自身生活环境的变化,讲述皇城根公园的环境变迁。经过了搜集创作后,社区家庭拿出了与皇城根公园有关的图片、故事、绘画,并将这些作品留给了景山社区。“这也体现了当代艺术的特征,那就是希望大家一起参与,一起互动。”何琳说。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首届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美术大展”厦门开展
· 讲•述 —— 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
· 海峡两岸共同“讲·述”当代艺术
· “讲·述”——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在京开幕(图)
· 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登陆北京
· “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将与大陆观众见面(图)
·  “画境·行旅---海峡两岸油画艺术联展”新闻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