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观点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林散之书法真伪引发风波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8-10 10:37:12 | 文章来源: 《新华日报》

  2008年12月1日,江苏一家广播电台在早新闻节目中,播报了对著名书法家林散之的儿子林筱之的录音报道,话题是有关林散之作品的作假行为。报道中说到:林散之的大弟子庄希祖受利益驱动,也曾在老师的作品上造假。针对这一报道,晓庄学院副教授、书画家庄希祖昨天召开发布会,站出来为自己澄清:“为捞钱把假字说成真作,我从来没有做过这种令人不齿的事情。我蒙受了不白之冤。”为此,庄希祖授权律师发表声明,要求这家电台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林散之

庄希祖委屈:蒙受不白之冤

电台12月1日的报道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被回放了一遍,林筱之在报道中透露,市场上林散之的字大部分是假的,有的书画商为了赚钱,竟然还利用金钱美色来勾引已经83岁的他,想拉他一起造假分钱。在谈到字画鉴定时,林筱之说:“南京比如萧平、庄希祖他们,只要给他们钱,他含含糊糊地就过去了,他有钱拿了,假的他也说真的,只要钱。”

听到这篇报道,67岁的庄希祖觉得惊讶而委屈:“真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我以人格担保,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我先后师从过萧娴、林散之、高二适、章诚忘四位先生,他们的高尚人格都深深影响着我。对于自己的恩师,我怎么可能做出这种见利忘义的事呢?我以前没做过,以后也不会做这种昧良心的事情。对于林老和高老的作品,我鉴定过的不会超过5幅,那都是书画同道收藏的精品,我在上面题写了长跋。这只是同仁之间的雅好,决不是为了赚钱。林筱之平时跟我交往很多,对我也应该了解,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呢?”

发布会上,著名书法家高二适女婿尹树人也到场,讲述了庄希祖去年为高二适作品集挺身打假的事,证明庄希祖决不会做有损老师名誉的事情。

林筱之道歉:因为口快口误

一听完当天的报道,庄希祖就打电话给林筱之。电话那头,林筱之连说“误会”。他向庄希祖解释,当天他在淮安,早晨5点多就起床了,白天写写画画后赶回南京,一天都没休息,非常疲倦,晚上8点多,突然有记者提出采访,他毫无思想准备。说庄希祖题假字“在当时极其疲劳的情况下实在是一种口快、口误”。

第二天,林筱之就约见庄希祖,正式交给他一封长达1600字的道歉信。信中,林筱之诚恳地表示:关于我在采访中提到庄希祖题假字的事,纯粹是无稽之谈。因为他一贯是我父亲认为的好学生,我们之间的友情也与父亲其他的学生不同。在广播上提到他的名字纯是我口误,责应归我。我请庄希祖先生给予严厉的谴责。

律师:媒体应负审核之责

“对林筱之这样一位83岁高龄老人又是恩师长子的‘口误’,我接受道歉,可以不追究责任。”但对新闻电台,庄希祖则通过律师发表声明,要求其赔礼道歉,并保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受委托的两位律师告诉记者,在这篇报道中,这家电台虽是录音报道,但未能尽到审核之义务,庄希祖有权追究其责任。庄希祖表示,发表这个律师声明,就是希望告知社会公众,书画市场要健康发展,需要各方共同维持,包括书画家、鉴定家、新闻媒体以及书画名家的学生后人。

书画鉴定缘何是非多

近几年,与书画鉴定相关的官司、是非不少,且不说北京的吴冠中假画案、史国良假画案,单是南京,就先后有十画家集体打假事件、傅二石指证傅抱石赝品事件、张尔宾曝高二适赝品拍卖事件等,桩桩都与书画鉴定有关。

书画市场的红火,使得市场上假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加,几乎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无良画家、不法商人靠炮制假画赚取不义之财,却坑苦了买家和收藏家,谁想花钱买个赝品呢。为了让自己不做冤大头,很多人想到了书画鉴定。然而,众里寻遍,却找不到可信的权威鉴定家。原因很简单,一是因为中国画本身讲究意韵,创作时笔墨浓淡虚实不一,且风格多样,鉴定本身很有难度;二是博物馆的鉴定专家都是研究古代书画的,对现代书画研究不多。

因为无权威,所以买家各显其能。有的请书画家亲属鉴定,有的找书画家的学生鉴定,也有的请书画家相熟的朋友鉴定。对于在世的书画家,则采取更直截了当的办法,就是请画家本人题字以证其真。这就造成了“人人是鉴定专家”的混乱局面。有时候,一幅作品,亲属说是假的,专家却说是真的。典型事件就是3年前,黎雄才、关山月作品展在广东举行,关山月之女关怡、黎雄才之子黎捷说展出的38幅作品全系假冒,然而到北京后,经史树青等专家过眼,却认定是真迹;有时候家属本人一会儿说是真的,一会儿又改口说是假的。典型事件就是前两年,傅二石先是认定在上海展出的傅抱石的一幅画是赝品,几天后又全盘推翻,说确系傅抱石所作。如此意见不一,让人左右为难,无所适从。众所周知,很多书画大师的作品,价格动辄百万甚至千万。对于专家研究而言,可以慢慢探究其真假。可对于买家藏家而言,这一真一假之间,差别何其大也。在这样无序的鉴定面前,是非官司又怎能不多?

一个健康的书画艺术市场,少不了权威的书画鉴定机构。这是一个有难度但又必须解决的难题。否则,书画鉴定始终会被没完没了的是非缠住不放。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林散之书法
· 在林散之先生墓前
· 李可染遗孀邹佩珠首次开口谈“遗产案”风波
· 袁运生的画还会起风波吗?
· 扑朔迷离的曼德拉“假画”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