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绘画

岁月无声 八十回眸——中国美术馆将办蔡吉民个展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10-11-07 14:45:50 | 文章来源: 世艺网

艺术家蔡吉民

“岁月无声——蔡吉民油画艺术展”将于2010年12月17日至25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著名油画大家蔡吉民先生已经八十高龄,这个展览不仅是他从艺六十年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他兢兢业业的教育生涯的回顾。

蔡吉民先生195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受教于著名油画家肖锋、全山石、汪诚一、费以复、庄子曼、于长拱等名师,1961年后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三十年,是湖南省第一代美术教育家。1991年蔡先生退休,多年的教育生涯已经结出累累硕果,很多活跃在美术界第一线的艺术家都曾受惠于他生动的课堂教学。与此同时,他的艺术创作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油画《刘昆和他的徒工》入选1964年第四届全国美展,油画《洞庭渔歌》参加了1980年湖南省美展,油画《编织西兰卡普的老人》、《倚窗的女子》、《缫丝女工》、《文工团员》、《穿灰绒衣的女青年》等作品参加了历届湖南省美展并分别发表于各类画册和艺术期刊,油画《仁》1991年曾赴美展出……

但是,正如蔡吉民先生一生钟爱的“水”的主题一样,他的性格也是温润如水却又一往无前。积累够了,才情自然要被激情点燃。他开始新一轮的长征,足迹遍布祖国大地,把视野从教学中惯常要画的芸芸众生逐渐转向了都市与自然。从朱家角温婉精致的小桥流水,上海奔涌不息的黄浦江,到山东磅礴大气的海景,从长沙的寻常街景到北京的静谧胡同,他随身带着画箱,把写生融入创作,走出了一条完全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已经八十整的蔡先生,今年6月让女儿开车一个多月,辗转在舟山群岛,画出一批笔力老辣而又气息清新的新作;今年9月,他又跑到海拉尔呆了半个月,创作了一大批草原风景画。每一个和蔡先生聊天的人,都会折服于他旺盛的精力和深刻的艺术洞察力。

这次展览一共展出七十幅蔡吉民先生的油画作品,涵盖了他不同时期、不同题材和风格的艺术创作。其中既包括他1960年代以来创作的人物肖像,也有1980年代以来创作的风景绘画。蔡吉民先生接受了苏派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的训练,又承继了浙美以色彩进行塑造的特点,将自己的写生创作实践过程总结为“观察,发现,感受,表现”四个阶段。他说,“好的写生创作并不是去模仿、复制对象,不是练笔,而是有个对对象概括提炼的过程,既要观察自然,又有主观的体验并进行再创作,要以形写神、写意。”

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认为蔡吉民“针对中国写实油画对色彩的忽视,着重研究造型与色彩的关系,以使形与色有机融合,力求以色造型”,创作出了一系列“画面整体感强,画风大气”的作品。蔡先生的老师汪诚一先生也评价他的作品说“直面生活,相信视觉的真实,并从中发掘现实中的艺术元素,表达自己的实际感受,从而赋予作品以最可信的真实内涵,这是人们在那些脱离现实生活,制造所谓风格的作品中永远找不到的东西。”

展览开幕的同时,组织方也发布了蔡吉民先生的个人画册,收录了他过去六十年创作的主要作品以及他的老师、家人、弟子的相关评论。

蓝衣少女 1977

人物特写:

写实绘画坚守者

蔡吉民:现场写生油画的探索者

在油画界,蔡吉民是一个异数:尽管在湖南的油画界他德高望重,桃李满湖湘,但却一向以低调著称,从没有想过要出大名、办大展,甚至连办个人展览的想法也不曾有过,在家人、弟子们一再催促下他才想起给自己漫长的艺术生涯一个小结。

八十耄耋,未为晚也,从195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算起,蔡吉民先生已经坚持五十年创作不缀,1961年后又在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任教三十年,是湖南第一代美术教育家。痴心艺术的他一向不关心名利,而是不断的以新的创作来完善自己的艺术生命。油画《刘昆和他的徒工》入选1964年第四届全国美展,油画《洞庭渔歌》参加了1980年湖南省美展,油画《编织西兰卡普的老人》、《倚窗的女子》、《缫丝女工》、《文工团员》、《穿灰绒衣的女青年》等作品参加了历届湖南省美展并分别发表于各类画册和艺术期刊,油画《仁》1991年曾赴美展出……但是,已经满头白花的他还是停不下来,仍然带着油画箱,满怀对艺术的赤诚坚持创作,足迹遍布祖国大地。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