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国博开幕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12-11-21 08:16:12 |
文章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开幕式现场

2012年11月19日下午,经过两年多筹备的“I LOVE AIJING:艾敬综合艺术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分别在国家博物馆南二、南三两个厅中展出,展出面积近两千平米。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开幕式上致辞

本次展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自重装开馆以来首次推出的当代艺术家的综合艺术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担任策展人。艾敬的艺术关注的是人类永恒共通的主题——“爱”,她用自己对爱的理解,支撑她的创作,不断努力挖掘和拓展,并用当代的语言方式使之呈现出来,使用最为平常的方式来表现宏大叙事结构中的种种关联,她放弃了错综复杂的叙述,使用“女性特有的精致与委婉”,让其作品除了视觉冲击力带给人的震撼与感动之外,还蕴含着无尽的韵味。

艺术家艾敬在开幕式上讲话

20世纪90年代的艾敬曾经作为歌手被人们熟悉和喜爱,被誉为“当代民谣女诗人”、“民谣歌手”的领军人物,创作出了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如《我的1997》、《艳粉街的故事》、《追月》、《中国制造》等几十首音乐作品,在亚洲范围内出版发行过5张个人创作和演唱专辑以及数张EP和单曲。1999年,艾敬师从当代艺术家张晓刚,转入视觉艺术的创作,之后,艾敬定居纽约并游历西方各国,纽约作为全球艺术的中心,汇聚了全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无论是美术馆或者艺术机构、拍卖行、画廊乃至街头艺术家、跳蚤市场的旧物品都给艾敬带来新鲜、丰富的视觉享受和文化滋养。在纽约,艾敬过着艺术家的生活,也完成了将绘画爱好提升为创作方向的华美转身,其由音乐向视觉艺术创作激变的过程深受中西方艺术界的关注和好评,先后得到西方评论家安迪沃霍美术馆艺术总监艾略克 席那(Eric Shiner)、《美国艺术》主编和著名评论家理查德 法恩(Richard Vine )、国内当代艺术评论家吕澎、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赵力等的评论和推介。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观看展览

艾敬从2007年开始以视觉艺术家的身份参与国内外重要艺术展览。曾经在北京、上海和纽约举办过3次个人艺术展。2009年10月艾敬纽约个展“I Want To Love”之后,艾敬的艺术作品逐渐为人所熟知,也开始进入艺术收藏家的视线。如今的艾敬正以综合艺术家的身份在世界当代艺术舞台上展露光芒。

本次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接受亚博备用网址采访

从音乐到视觉艺术创作,艾敬的艺术创作不能称其为“转型”或“跨界”,更恰当的其实是一种延续。她的音乐创作就以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具有鲜明个性的音乐旋律为人们所喜爱,作品所关注社会问题的领域和所表达的对自由向往,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情感体验与其现在的视觉创作一脉相承,变化的只是表现形式。她的视觉艺术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其音乐创作的延续和升华,是她20多年以来工作经历、人生体验、不断学习和尝试的精神表达。艾敬用观念性的语言、哲学的思考、独特的天赋、敏锐的观察以及激情与冷静并存的特质去追求完美的艺术信念,她不迎合时流,勇于创新,倡扬自由天性,通过时间的累积,不断创作出作品的新貌。艺术评论家赵力认为艾敬的艺术创作“不仅是身份的移转,更是文化态度和文化立场的崭新呈现。”艾敬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一方面延续着一贯的对生活的敏感和对人类共通情感的表达,另一方面在音乐、美术、文学等领域往来自由,形成了其创作的丰富多样。

艺术家艾敬接受亚博备用网址采访

本次在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作品,是艾敬在之后对祖国、对家乡的一次深沉的情感回归和艺术价值的挖掘。其中的作品《我的母亲和我的家乡》,是艾敬现阶段创作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母亲带领发动了家乡沈阳的近50名亲戚、朋友和邻居共同参与制作,采用参与者家中废弃的旧毛衣、毛裤以及其他旧毛线,重新编制一幅宽6米,长16米充满“love”字样的挂毯。色彩斑斓的“love”挂毯前,端坐着一位母亲埋头编织的雕塑形像,这个形像以艾敬的母亲为原型来歌颂深沉而厚重的母爱。作品的气度和涵义彰显了北方文化的地域特性,以及艾敬对家乡故土的深情。同时展出的有关家乡的装置作品《我的家乡》,以废弃锅炉重新装点出全新的视觉体验,现场观众可以通过“锅炉”中装置的四个影像体会北方的情怀氛围,通过浓烈的情感体验给初冬带来暖暖温情。

本次展览从11月20日至12月9日,为期20天。为了更好地拉近艺术与大众的互动距离,体现艾敬艺术创作来自于大众文化的特质,展览期间还特别推出艺术延伸的项目《生命树下》,将于展览期间的每周六下午3点举行。艺术家艾敬将会邀请不同领域、不同门类的艺术家一起进行现场再创作,届时将呈现切合主题的艺术综合性的延展,将艺术的多样性、多元性交汇融合。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