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光色的东方之路

时间:2014-03-12 10:02:09 | 来源:亚博备用网址

展览>

20世纪末,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使国人骤然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文化的全球化问题。

全球性市场经济和互联网使地域性的文化边界与文化的民族性边界逐渐缩小、消失。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全球化意味着不同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碰撞与互融。实际上,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世界历史的演进就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就美术领域油画语种而言,从尼德兰创立后传播到意大利,再到法国,是一个欧洲化的过程;油画从欧洲远足到东方的日本和中国,是东西方的全球化过程。问题是,在油画语种的全球化时空漂移中,油画作为艺术表达的语种必须成为本土表达思想情感和审美心理的方式,而不是鹦鹉学舌。

因此,油画的全球性传播,便是一次被本土修正和同化的旅程。

比如法国的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传播到俄罗斯后,形成了批判现实主义的巡回画派,它在审美思想和表现手法上都凸现了19世纪末的俄罗斯寒带文化的特质。富有意味的是,油画在20世纪初大批舶来中国后,唯在五六十年代独尊苏派,在那个冷战时期,中国的艺术形成了被苏式同化的特殊景观。于是,整整的一代人,以苏里柯夫、列宾的油画为学习典范。但随着中苏关系的变化,政治经济的独立也促成了文化上的自主意识,“民族化”的口号由此而提出,中国油画在50年代末,真正开始了本土化的自觉。

前些日子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印象光色的东方之路——张华清油画展》从一个案例,揭示了留苏油画家这一代人的文化历程。作为中国正式派遣到苏联列宾美术学院专学油画的11名学生之一,张华清无疑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他的艺术探索,伴随着对苏式写实主义造型体系的传播,而进行着油画语言背后的文化转换。他是中国油画家中罕有的大器晚成者,60岁之后的三度俄罗斯之旅,升华了他的艺术个性,使其艺术创作飞跃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其光色的微妙绚丽和笔触的浑厚苍莽,既体现了印象主义色彩语言的经典性,又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审美特质。旅行是他的创作过程,也是他的创作生命。他通过异域旅行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热忱,在陌生的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中寻找新的光色魅力,在错置的文化语境中体悟和追索中国的文化精神,这才是埋藏在他艺术生命中最深层、最根本的东西。

尽管从语言的文化体系性看,油画语言体现了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乃至整个西方文明的历史积淀,但随着语言引进以至包含在语言中所有的文化特质与价值判断,都转换为对中国文化情怀的表述与渗透,并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改造鉴赏笔墨的眼晴,另一方面也对油画语言本身进行文化上的修正。

尽管宏观上,油画语种中的印象主义发端于法国、又传至美国和俄罗斯、再传至中国是一个全球化的时空漂移过程,但就微观上,各文化地域所形成的印象光色都打上了本土性的文化烙印。可见,全球化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弥文化差异和异质,这是我们通过张华清《印象光色的东方之路》可以得到的启示。

(尚辉  此文发表于2003年《新民周刊》第49期)

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