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味在顺德”吗? ——流动与舌尖上的文化体认

味在顺德”吗? ——流动与舌尖上的文化体认

时间: 2021-12-09 15:13:29 | 来源: 
专题 >

本次活动的开场嘉宾是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邓启耀。邓启耀多年从事地方文化研究,同时是视觉人类学的奠基人。他本次演讲的主题是《“味在顺德”吗?——流动与舌尖上的文化体认》。

邓启耀演讲现场  摄影:刘鹏飞

邓启耀是顺德龙江人,他首先分享了云南的家人来到顺德寻找家乡食物记忆的难忘经历,他在顺德品尝到了鲜美的鱼片粥、在友人家里品尝到了母亲做的莞味酱油鸡的味道。但作为顺德人,邓启耀并不认同“食在广州,味在顺德”这样的说法,他认为对自己文化不要自美其美,还要美人之美,要赞美别人的好东西。    

傣族用软木树截断挖空做的饭甑,米饭放里面不会馊。云南江城,2009,摄影:邓启耀
 在街天摆摊出售竹筒饭的傣族大嫂。云南潞西,2016,摄影:邓启耀

白族小吃。云南大理,2015,摄影:邓启耀

邓启耀曾在云南傣族地区当过知青、工人、画家、公务员,成为学者后又对云南做了大量的考察调研。邓启耀认为中国传统菜系的分类几乎都是以汉文化为中心,中国菜系应该加上少数民族菜系。在演讲中他向观众分享了云南丰富多样的地方美食及习俗,邓启耀将云南少数民族的菜按味道概括,如“酸摆夷”指傣族喜好偏酸味,仅酸料就有柠檬、酸角、腌菜膏等不同的酸味。“甜汉人”指汉人口味偏甜,“苦傈僳”指傈僳族菜偏苦凉,“臭崩龙”指德昂族饮食偏好发酵食品。

佤族过新米节聚餐,准备调料。云南西盟,1998,摄影:邓启耀
德昂族新娘在婆家展示腌制酸菜的本领。云南潞西,1993,摄影:邓启耀

 邓启耀讲解哈尼族奕车人的“阿巴多”酒宴    摄影:彭文彪  图片来源:大乾

傈僳族喝同心酒。云南怒江,2010,摄影:邓启耀

云南的食物紧密嵌入多民族的节庆习俗之中,如哈尼族的祭护寨神、拜龙求雨的长街宴,哈尼族奕车人男女交友的“阿巴多”酒宴,苗族的“尝新节”等等。食物在这些活动中具有象征意味,比如“阿巴多”酒宴上采集的野生魔芋、活螃蟹、公鸡腰并非食物而是作为谐音,成为青年男女对歌的引子。

油炸水蜈蚣。云南漾濞,1998,摄影:邓启耀 

云南食材来源于山林丰富的自然本味,西双版纳有一句谚语,“一动就是肉,一绿就是菜”,大山对于当地人就是厨房,这里有干巴菌、鸡枞、鸡油、牛肝和松茸等各种菌子;黄花菜、刺梨花、蜜蜂花、羊奶花等多种食用花,至于植物的根茎叶果更是数不胜数,可食用的虫子也有很多。野生的蔬果有些看起来又丑又小产量极低,但具有城市蔬果不具备的原始本味。邓启耀由此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民与当下主流不同的食物价值观。

邓启耀演讲现场  摄影:彭文彪  图片来源:大乾

邓启耀作为研究者总结在云南最有趣的的方式就是游走,吃没吃过的东西,见没见过的人和事。要保持野性,保持陌生感和新鲜感,特立独行,敢于“撒野”,不唯前人和常规是瞻。

邓启耀

邓启耀,顺德龙江人,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人类学博导,中国视觉人类学的奠基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历史乡村保护与发展协会会长曾主持东莞历史文化调查、沙湾古镇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二战坠机打捞暨纪念航空器诞生百年电视系列片策划;出版有《滇藏文化带考察》等数十本著作及纪录片。

(完整演讲文章后续更新)

味在顺德”吗? ——
流动与舌尖上的文化体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