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
展览

一带一路沟通世界文明
精品大展众飨国内民众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今天的艺术正对民众的生活逐渐发生着作用,在北上广或其它省会城市,节假日与家人一同走进博物馆、美术馆看展已成为平常事。2019年,国内展览策划力度之大、水平之高、数量之多再创高峰,仅与五年前相比的话已发生巨大变化。

01

2019年十大艺术展览

何以
中国

追溯历史探寻华夏文脉
走进生活发现当代中国

2019年,《何以中国》正式列入中宣部外宣影视计划,作为一档向国外受众阐释中国文化的微纪录片,新一季《何以中国》一方面把目光投向中华文明的源头,从历史中发现中国文化的特质,另一方面把视线转到中国人的当下生活,在见人见情的氛围里寻找中国文化的魅力。 新一季《何以中国》将于2020年上线,敬请期待。

02

何以中国·访谈 |刘斌:良渚古城印证了中国五千年文明
良渚申遗的成功是让国际社会认可,让我们全民也都知道,中国在5000年也不落后,也能进入到“国家”的形态。那么良渚仅仅是代表长江下游的古国,那个时候应该在中国各个区域都有。
何以中国·访谈 | 蒋卫东:详解良渚申遗的全过程
作为参与者,作为见证者,80多年的考古历程,25年的申遗路,最后3年多,1000多天,可以说是大家“五加二”、“白加黑“埋头苦干、努力奋斗出来的结果。
何以中国·访谈 | 周黎明:良渚博物院如何成为“网红”博物馆?
良渚博物院坐落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美丽洲公园。夏季的良渚郁郁葱葱,美景如画。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良渚博物院被清荷绿水所环绕,这座具有极简主义风格的白色建筑显示出特有的庄重与现代。
何以中国·访谈 | 侯黎明:敦煌的保存,是我们民族之幸
敦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铁证”。所谓“铁证”是什么?我们到西方去看,所有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它们是用图像来解析历史的。

年度
重磅

五年一届美术业界盛会
反映创作问题令人深思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2019年拉开帷幕,作为5年一届的美术界盛事,自然是规模空前,参赛者众,但从中暴露出的创作问题却不容忽视。特别是中国画临摹照片的倾向引起广泛热议,有专家坦言:如果这一趋势不得到改变,下一届全国美展的面貌已可想而知。其实不单是中国画,传统主流媒介在今天的发展都面临着挑战。

03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进京作品展举行,573件作品大开眼界

年度
动向

当代艺术走向乡村大地
在地融合建设美丽中国

今天中国的当代艺术不仅在一线城市如火如荼,在二、三线城市逐渐扎根生长,也走向了乡村田野,国际知名大地艺术节的成功也对国内乡村艺术节的发展起到激励作用。经过几年的探索,中国的乡村艺术节逐渐成熟起来,当代艺术家走向广阔的乡野大地,为荒芜之地带去一抹亮色,与村民和谐共处,打造出当地新的旅游文化地标。

04

懒坝大地艺术季

艺术
生态

馆际合作促进交流繁荣
艺术机构趋向多元共生

今天的中国艺术与国际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今天中国,普通民众在家门口欣赏到国际一流艺术品已经不是难事,2019年蓬皮杜首个亚洲项目落户上海西岸,余德耀美术馆宣布将与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卡塔尔博物馆群合作,同时一批有实力、高品质的民营美术馆即将开放,今天人们观看艺术品的渠道越来越多。

05

上海西岸携手蓬皮杜带你逛遍世界现当代艺术史

艺术
教育

日新月异提出教育挑战
国际嘉宾探讨关注未来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高科技快速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在生活中的形式和扮演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艺术教育的方式与方向必然要发生相应改变,但目前来看大多数艺术院校反应依然较慢,或者是尚未摸清时代的脉搏。2019年发生上海西岸的Futurelab博览会聚焦这一紧迫的时代课题进行了激烈讨论。

06

在跨界融合中寻找未来之门
参观者从懵懂幼童到外国政要,从美术老师到文化创意人士,从画家、设计师到画商、策展人,从时尚潮人到投资界人士,大家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这个博览会与其它展览相比很不一样,它所揭示的未来趋势与动向耐人寻味。
揭示艺术与科学的非平凡关系
历史走到今天、经济社会走到今天、科学技术走到今天,已经面临变局,需要突破,需要有融合性思维与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艺术家和科学家,需要有崭新的创作与审美体验。
在艺术院校里必须学什么?
艺术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艺术生态中,艺术院校的角色有点特别,它既跟艺术专业的自身发展有关,也跟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有关;既跟创作人材的培养有关,也跟公众的审美养成有关;它既是新专业的“孵化器”,也是新文化的培养皿。
当下美术教育重心在哪里?
在数字与新媒体技术下,视觉感知与呈现已经多元化多样化了,在很多地方已经替代了传统技法,因此如何利用新旧媒介来理解和表现对象以及对象的形、色、神关系,这才是美术教育的关键。

逝者
追思

一代大师故去时代落幕
丰厚学术遗产后人瞻仰

一个个远去的大师背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落幕。贝聿铭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被称为“百科全书式学者”的李学勤先生的逝世是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而中国当代艺术代表人物黄永砯的逝世,被称为“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中青年艺术家的突然辞世则提醒着艺术从业者需关注身体的健康。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