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艺术市场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内地春拍:“传统”吃香 “当代”遇冷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6-04 01:26:10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 美术周刊

 

5 月30 日,3 幅清朝宫廷收藏后散佚民间的古画,在北京举行的嘉德2009 春季

拍卖会上以总计1.11 亿元的价格成交。图为翻拍的《瑞应图》局部。(新华社发)

吕宁 詹皓

随着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内地大拍卖公司春拍在5月底相继结束,今年内地春拍第一波行情基本揭晓,答案也很明确:由西方人把握话语权、定价权的艺术品持续被市场冷落,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人自己拥有话语权的书画、文玩类拍品抵御住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成交比率同两三年前艺术品市场最疯狂时保持基本一致,价格也没有明显回落。

春拍第一波行情揭晓

5月29日,本年度春拍最引人注目的比利时著名收藏家尤伦斯夫妇的18件重要藏品在北京保利公开拍卖,最后不但全部成交,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在历经了45分钟、150余回合的叫价后,还创下了6171.2万元(含佣金,下同)的高价,拍得者为一名国内藏家。陈逸飞的成名作《踱步》以1000万元起价,经过60多个回合争夺,终以4043.2万元落槌,这个价格刚巧比两年前中国嘉德春拍时陈逸飞的另一巨作《黄河颂》成交价格多了11万元,这样,《踱步》便一举刷新了陈逸飞作品拍卖纪录。

一些中国当代艺术界叱咤风云的千万元级人物的作品在本轮春拍纷纷流拍的同时,上世纪70年代著名画家沈嘉蔚的成名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在经过近20轮的叫价后,以795.2万元高价被买走。

此几场重要拍卖云集5月底的北京,给人突出的印象是中国本土买家实力显现。相对应的是,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各年代来历明确的书画作品和文房雅玩均有良好成交,歌德、保利、嘉德、诚轩的几场书画专场都达到八成以上甚至九成多的成交比率,而西方资金和学术引导下的油画、雕塑以及当代艺术品成交惨淡,有些当代艺术品经一再调低价格之后,专场成交率仍在五成以下。而同样是油画雕塑,由中国人资金力捧的老一代油画家,以及陈逸飞等为代表的新时代东方审美为主导的油画作品成交情况则十分良好。

高成交背后有隐忧

成交量虽然喜人,但也有人对部分画作的高成交价提出质疑,认为存在“人造”迹象。除《写生珍禽图》外,5月30日晚,在内地另一大拍卖行中国嘉德的“中国古代书画专场”,买家几乎以同样的热情创造了又一波高价奇迹:宋人《瑞应图》经过32次叫价,以5824万元人民币高价成交;同场的近17米长的明代吴彬《临李公麟画罗汉》卷经过35轮激烈争夺后,拍出4480万元人民币;其后董邦达的《雪后悦心殿诗意图》也以795.2万元人民币成交。

“《写生珍禽图》我看根本不是宋徽宗的真迹,而是明清的老仿,拍到800万到1000万元之间就差不多了。”鉴定家、艺术市场评论人牟建平说,“吴彬的《临李公麟画罗汉》能拍出4480万元,价格简直是超高。真迹的画册我有两本,所以一看就知道这件是半临半造的,用线太飘了。另一幅长卷《瑞应图》也不经看,我看过仇英画的《仿宋萧照瑞应图》,上面有董其昌的前题后跋,跟这本差太远啦。”

内行一眼就能看出蹊跷的作品,竟能拍出如此离谱的价格,其中的文章,业界早已心照不宣。按照牟建平的说法,“今年嘉德拍了5.4亿元,保利拍了5.9亿元。虽说成交金额比去年秋拍好,但都只比去年秋拍提高了一个多亿,这一个多亿拍两张大件作品就有了,都是人为能做出来的。如果就凭这些数字说市场转暖,还不能让人心服口服。”

从今春已经结束的几场大型拍卖来看,无论是市场人气,还是买家的购买力都好于预期。但艺术市场不同于股市,决定市场活力的关键还是在于拍品质量。而这也正是隐藏在成交数字、拍卖纪录和激烈竞投背后,最令业界忧心的硬伤。

投机者目标转移

“金融危机来了,大家都担心好的作品卖不出好的价格,所以征集好作品比较难,而拍卖行也不敢征集太好的作品。”牟建平说。这点在受金融危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油画板块尤其明显。

去年春拍匡时国际曾经拍卖过一幅王广义1992年的作品《大批判·万宝路》。原本拍卖行对这件作品期望甚高,估价在900万元到1500万元人民币之间。匡时油雕部经理尤永对它的个人预期更高,但最终这件作品仅以980万元人民币成交。

从香港苏富比、佳士得,到内地的保利、嘉德,今春价格过千万元的当代油画作品仅张晓刚一幅。其余如曾梵志、刘野、王广义、蔡国强之类的当代艺术“主力军”价格均跌到了百万元级别。而其下原本徘徊于百万元左右的新兴艺术家们也连带失去了市场。

从今春的拍卖来看,金融危机带来的盘整作用已经起效。在5月24日晚举行的香港佳士得“亚洲当代亚博备用网址二十世纪艺术”夜场拍卖中,成交前4名的拍品均为中国第一代油画大师的作品。其中常玉的《猫与雀》更是以4210万港元(3705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远高于该艺术家的作品在2006年的香港佳士得拍卖中创下的拍卖纪录。此外,赵无极的《我们俩》(NousDeux)也以3538万港元(3114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创造了该艺术家的拍卖第二高价。

由此看出,从中国当代艺术到中国书画,投资者的目标已经发生了转移。而评论家亦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下,西方资金已无力关照此前狂炒的当代艺术品,并有撤退的迹象,这个时候,迎合西方买家口味的当代艺术品价跌量缩在预料之中。业内开始反思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话语权在哪里,收藏到底应该跟着什么走的重大命题。思考的结论已经初步显现在今年春拍中,本土资本对于来自本土、看得懂的优秀艺术品继续保持高昂兴趣,相信对本土的艺术创作也会起到警醒和引导作用。而市场究竟是否回暖,要等到今年秋天才能见分晓。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 香港佳士得2009年春季拍卖
· 最早一幅记录北京的照片将于本月拍卖
· 佳士得拍卖行将在新加坡开设艺术品贮存空间
· 南北春拍 主打专题拍卖
· 香港佳士得2009年春季拍卖
· 小记佳士得夜场拍卖 [纽约]
· 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拍卖被掠文物是二次掠夺
· 五月当代艺术纽约拍卖表现平稳
· 当拍卖价格不再成为标杆
· 欧仁·德拉克罗瓦作品将迎领6月索斯比伦敦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