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专家称书法砥柱铭4.3亿天价并不离谱 未来或更贵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10-06-07 21:08:04 | 文章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专家称4.3亿合6400万美元,离毕加索还有距离

4.3亿天价书法并不离谱

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傅申先生评述《砥柱铭》创拍卖纪录———

“听到黄庭坚《砥柱铭》创下的4.368亿中国艺术品拍卖世界纪录,我还是有些惊讶。之前听说要拍卖,保利公司也送来《砥柱铭》的高清晰复印件,我猜测它的拍卖价格过亿没有问题,但没想到能创下这样的天价,更加深感当今我国经济实力的强盛。”

身为“重走故宫南迁路”考察团成员,来自台北故宫的书法专家傅申先生被大家尊称为“老大”。作为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黄庭坚研究者,傅申先生撰写的论文《从迟疑到肯定——黄庭坚书〈砥柱铭卷〉研究》被认为是断定黄氏《砥柱铭》真伪的最好依据,被各界引用并作为拍卖重要的参考依据。

针对近几日各界有关“4.3亿纪录是不是太离谱”的争议,傅申先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特别难得,更不要说像黄庭坚这样的宋代书法大家的传世之作。由于各种原因书法作品的价值在很长时间内一直被严重低估。黄氏这样的书法巨制实属难得,4.368亿人民币的价格并不算贵,未来也许还会更贵。”

几十年来,傅申先生对黄庭坚的书法特别关注。他亲自过目了全世界博物馆所存黄氏书法作品,并以黄庭坚书法研究作为当年的博士论文。傅申先生认为,《砥柱铭》纪录的诞生,是与黄氏在书法史上的地位完全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中讲究书以人重,黄庭坚就是这样一位人品艺品都值得推崇的书法大家。当年他得知将要被贬到边关后,没有怨天尤人,而只是睡了一觉就打起背包走人,不仅如此,还在被贬斥之后写下这幅《砥柱铭》勉励后学,可见他内心多么洒脱豁达。”

对于黄氏独特的书风,傅申先生认为无疑代表了宋代书法家对“尚意”的追求。“《砥柱铭》这幅作品是他这一类作品中代表性的一幅。这样的书法长卷数量稀少,只有可数的几幅在私人手上,大部分都归公家所有不会进入流通。就是俗话说的物以稀为贵,能够让私人拥有的机会越来越少,这些都造成了黄氏书法天价纪录的诞生。”

据傅申先生透露,《砥柱铭》到了清末明初被日本藏家买去,后来在一家私人美术馆“藤井友邻馆”展出过。直至日本经济危机时流到台湾藏家手中,这次又被带到北京拍卖。“与去年秋天拍卖中,曾巩《局事帖》创造的书法世界纪录相比,《砥柱铭》的价格并不算离谱。《局事帖》尺幅很小,不过一尺有余,而且他不是书法家,在历史上更多是作为文学家和官员被认同。黄庭坚则是历史公认的"宋四家"之一,更何况这幅作品有几百余字,连同题跋超过15米长,特别是作品的稀缺性——要知道黄庭坚存世作品不过二十几幅,又多是小字,对于买家讲也是物有所值。”

傅申先生同时指出,由于中国书法创作速度相对比较快,题材风格容易重复等原因,造成在国际上中国书画与西洋绘画拍卖价格相差悬殊。至于对中国书法价值的看待,“也许是中国人人都能提笔写字的原因,书法作品拍卖价格很长时间都在低谷徘徊。但也是这个原因,能成为史上公认的书法家也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今天中国艺术品天价恰恰在书法作品中诞生,不仅唤醒了外界对书法之美的认同,对未来书法市场的走势,乃至中国书画在国际拍卖中的地位,都给人们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

黄庭坚是谁?很有经济头脑,差点成了“唐宋第九家”

以往的中国文人的出路无非两种,要么当官,要么当隐士,但黄庭坚的出现则打破了这种传统,就是文人也可以卖文为生。请黄庭坚写《松菊亭记》的,是一位四川的富商韩渐正,此人老了之后营造了一个馆舍,于是请人写文章以记之。文章中,他规劝富商将馆舍拿来与乡民同享,与众乐乐,并且将富商太高到与周文王同等的高度,让韩渐正做了地方版的“周文王”。黄庭坚并不讳言拿了韩渐正的钱。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北宋之前的文人,只有白居易在文章中老实交待自己曾经拿过别人巨额稿费,而之所以这么交待,是因为那次他把巨额的稿费捐给了寺庙。北宋的欧阳修明确表示自己不写墓志铭,因而没有钱赚,很穷。大概因为黄庭坚把文人讳言的挣钱交待得这么一清二楚,否则,他可以成为‘唐宋九大家’里头的一个。”宇文所安指出,黄庭坚所处的时期在北宋晚期,商业氛围日渐浓厚,不避讳谈钱当是社会环境使然。

高价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6月3日晚,保利春季拍卖夜场,一幅估价为300万至500万人民币的明代古画,已经被叫到了5300万,现场人头攒动,强劲的空调也吹不散空气中热乎乎的人气。这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四十,今晚最大的主角,就要登场了……

拍卖师同期:我相信今天这个晚上会让我们受益终生,下面开始拍卖,北宋黄庭坚《砥柱铭》。我们的起拍价是,8000万。

《砥柱铭》是唐朝忠臣魏征创作的名篇,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黄庭坚,对魏征的为人十分推崇,一生之中多次抄录砥柱铭,但流传至今的,目前所知只有这一件。黄庭坚的大字行书,如“长枪大戟”,对后世影响极大,用业内的话说,片言只字,都是珍品,更何况此卷总长近15米,卷后从宋到清的历代收藏名家的题跋印章,更增加了它的可信度和艺术性,这样的作品受到买家追捧,似乎也在意料之中。

1亿7千万,这是一个新的纪录,在此之前,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拍卖的最高价,是1亿6912万。但,这个夜晚,纪录显然没有停止的意思。

保利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蒋迎春:过了两个亿这个关口的时候,我们觉得中国古代的作品终于扬眉吐气了。

两亿的价格,挡住了绝大部分买家,现场只剩下一位黑衣女子,和另一位电话竞拍者在角逐。

不知不觉间,五年前由一只元青花大罐创下的、2亿6千万的最贵中国艺术品世界纪录,也在被踩在了脚下。

价格一路涨到3亿4千万,两位买家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新的电话买家中途杀出,打破了僵局。

此后的拍卖,成了两个电话之间的竞争,而现场的所有人,都变成了看客。

3亿9千万的叫价出来后,落后的电话买家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两分半之后,他通过代理人宣布,退出竞争。至此,历时半小时,超过50轮竞价,谜底终于揭晓了。

3亿9千万,加上付给拍卖行的12%佣金,这件作品的实际成交价,达到了4亿3680万。

保利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迎春:这个合美金的话不过6千4百万美金,距离,比如说欧洲印象派的艺术家的作品还有一段差距。比如说刚刚创造新的纪录的毕加索,他的作品就达到了1亿多美金。

瀚海拍卖董事长温桂华:现在股市,可能投资股市还是有一定的风险,另外房地产这个板块,我觉得在,也是跟过去还是有一些调整。我觉得艺术品这块,转流向这一点我觉得也是挺正常的一个现象。大家也觉得是应该流向这个版块了。

股市大跌了,楼市调整了,市面上能炒的东西都炒得差不多了,轮也该轮到艺术品了。公元1101年,被贬居四川的黄庭坚在抄录《砥柱铭》时,是想努力传达“世道极颓,吾心如砥柱”的人生信念,意思是世道再不利,人也要如同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淡定坚忍。他应该不会想到,900年后有一天,他的作品会卖出创纪录的天价,变成一个金光闪闪的现实版“砥柱山”。

 

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