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讯
净土喀那斯·雪都阿勒泰
正值风华——中国画学会作品邀请展云展厅
以食为媒
边疆人民心向党——主题美术作品邀请展
培根大展在伦敦举行:模糊界限之下的焦虑和本能
2022年1月29日至4月17日,《弗朗西斯·培根:人与兽》在英国伦敦皇家美术学院展出。这个展览被英国媒体评论为“最令人翘首以盼的展览之一”及“为当下而展”的展览。
2022-01-31 20:00:07
刘小东:肖像永在
2022年1月15日,“刘小东:你的朋友”继去年在上海UCCA Edge展出后巡回至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是刘小东继2010年大型个展“金城小子”后,与UCCA合作呈现的第二次个展。
2022-01-30 10:04:11
马萧新展《锦灰》诠释古典绘画的宁静与雅致
马萧的新展《锦灰》于清华东南门闹市区一座商务楼中的水木清卓艺术空间展出,这批作品尺幅都不大,在这样一个安静的空间中观画,那种亲切柔和的感觉,就如同和老友见面时的娓娓道来。
2022-02-07 15:59:22
共绘“生命之光”——117个国家和地区的艺术作品汇聚第九届北京双年展
1月21日上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中国美术家协会具体实施,中国美术馆作为支持单位,以“生命之光”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简称第九届北京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2022-01-29 11:30:00
莫言受聘中华慈善总会“慈善大使” 书写百“福”捐助先心病儿童
1月27日,中华慈善总会聘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文学家莫言出任“慈善大使”。莫言现场向中华慈善总会捐献亲笔书写的百张“福”字书法作品,这些“福”字所筹集的善款将全部用于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救助事业。
2022-01-28 17:02:05
社区有个美术馆:社区更新与艺术实践的经验与可能
2021年12月25日,《社区有个美术馆—2021“甘露园计划”社区更新与艺术实践论坛》在山中天艺术中心举办。通过各自在建筑设计、艺术展览和社区实践领域的工作,聚焦于城市更新的多元可能、社区与美术馆的关系、新型社区营造的潜力的探讨与研究,贡献经验与想象,为社区营造结合艺术实践提供不同案例和可能。
2022-01-27 16:57:54
芝加哥大学人文学部设立“侯北人研究生培养基金”
近日,以著名美籍华裔艺术家侯北人先生命名的“侯北人研究生培养基金”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人文学部东亚艺术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据悉这是美国顶尖高等学府中第一个以华人艺术家命名的奖学金。
2022-01-28 11:08:54
因“点”而“燃”:郅敏作品展在壹美美术馆开放
2022年1月23日,由北京实创科技园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壹美美术馆承办的展览“点——郅敏作品展”正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2022-01-26 16:10:02
安德烈伊:俄罗斯的灵魂住在村庄
在安德烈伊的油画中,藏着一个美丽心灵永恒的世外之境,而俄罗斯人奔腾不息的灵魂,又赋予安德烈伊的作品以强大内心的无形能量。
2022-01-29 17:15:10
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岁朝三余”:齐白石陪您一起过大年
2022年1月21日,为迎接壬寅新春,北京画院特策划推出“岁朝三余——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作品新春特展”与广大公众见面。
2022-01-25 16:25:36
专访张广军:高等艺术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近几年,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在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的驱动下,工艺美术院校是否会再度迎来春天?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采访了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张广军。
2022-01-25 11:57:17
从故宫到海口,韩美林“天书艺术”与“生肖艺术”相伴而行
1月22日下午,“韩美林生肖艺术展”开幕式,在海口会展工场举行。此次展览是继北京故宫博物院、曼谷暹罗百丽宫、深圳南山博物馆之后,“韩美林生肖艺术展”的第四站。
2022-01-23 12:27:02
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回家:中国文化自信更强大
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唐代时期,日本就多次派出庞遣唐使来学习中国文化。据日本学界资料显示,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帖》作于唐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由大诗人李白赠送给与其有着密切交往的日本遣唐使并带往日本收藏。
2022-01-28 16:25:24
42个国家的53位艺术家用版画“聚焦”冬奥
2022年1月18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画院联合主办的“聚焦——2022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题国际版画交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并将在深圳中国版画博物馆和青岛美术馆等场馆举办巡展。
2022-01-23 13:10:00
“展示文化瑰宝 弘扬中华文明——阿勒泰史前岩画与毛皮滑雪板高端鉴赏会”在国家博物馆举办
2022年1月20日下午,由yabo88备用与中共阿勒泰地委宣传部主办,国博雅集(北京)文物有限公司、亚博备用网址、中共阿勒泰市委宣传部、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承办,星际光(上海)实业有限公司协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支持的“展示文化瑰宝弘扬中华文明——阿勒泰史前岩画与毛皮滑雪板高端鉴赏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
2022-01-21 17:35:02
李群力个展在上海狮語画廊开幕
用相机镜头冷眼旁观纷繁的世界,用朴实笔触过滤琐碎的生活细节,李群力以独到而入微的观察视角与对周遭直觉性的敏锐捕捉,书写了其标志性的“冷日常”。
2022-01-21 17:22:38
图集 | 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展品上起商代,下迄21世纪初,既有金玉璀璨、精工细作的贵胄用器,亦有粗陶灰瓦、朴拙可爱的市井遗存,品类丰富,从文化的各个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虎文化。请跟随亚博备用网址的镜头,一睹现场精美展品。
2022-01-21 16:29:13
导演耿军:用镜头保留城市记忆,用电影发声与大众交流
“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东北虎,是独一无二且珍贵的,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精神世界,每个人的内心也有凶猛的那一部分,也不想被生活这块巨大的抹布给擦去。”耿军说,“要试着勇敢一点,要挣扎着活成个人样儿。”因此影片在冷峻的风格下又不乏温暖的流露。
2022-01-23 00:51:37
摩登天空2022年度战略发布:全面布局虚拟世界
1月19日,24岁的摩登天空举办2022年度发布派对,在这场以“1”为主题的发布派对上,创始人沈黎晖以“虚拟与现实合一”为探讨形式,宣布将在升级传统业务的同时,加速布局虚拟形态业务。
2022-01-21 09:31:05
瑞虎佑安——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2022新春展
阳和布气,春润北窗。在壬寅虎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特举办“瑞虎佑安——二〇二二新春展”,从信仰礼制、历史文化、艺术生活等方面系统展示虎的历史、文化和与虎有关的节俗信仰,营造欢庆虎年新春的祥和氛围,呈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精神底蕴。
2022-01-20 16:09:29
“游弋的断想:何子歌作品展”在京开幕
何子歌作为一名学者型艺术家,本次展出的作品更多的是运用当代个性化语言对中国传统及古典艺术图式进行再阐述。
2022-01-18 17:31:35
一张照片“引桥”出的日本花园
近日,吕松在上海东画廊展出的《日本花园》是以他以日本琉璃光院为触发点最新创作的系列作品。和他之前的展览不同,吕松此次的展览要给观众搭建一座桥梁,让观众循着路径更深入了解他的创作路径,吕松称之为“引桥”。就如他所说的:“你要给观众一个线索、一个方向、打开一扇门。”
2022-01-19 11:57:45
未来触角•感官激活计划推出“中国新势力当代艺术展”
“未来触角·感官激活计划”的26位参展艺术家,试图用艺术的方式向未来发问,向自己的内心追问。展览希望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引发人们对精神与肉身、自我与世界、过去与未来的思索。很多时候,问题远比答案更为重要。
2022-01-18 11:07:25
欧宁专访:重启声音媒介,再现地方音景
长期以来,欧宁是一位当代艺术领域中的传奇人物,他在音乐、声音艺术、纪录片、文学、设计、建筑、城市研究、乡村建设和地方营造等诸多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于开创性的项目。
2022-01-17 14:13:32
第六届画廊周北京以“共享”为主题,将于5月举办
据悉,本届画廊周北京将携38家参展画廊和机构的40余个展览回归,合力在北京呈现创新、蓬勃的艺术景象。
2022-01-15 21:10:00
从中国开始:剪纸艺术的世界现象及其文化发现与认知
《世界剪纸艺术(欧美卷、亚洲卷)》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主编。本文通过访谈的形式,呈现了书籍编撰的过程、研究方法、书籍特色、现实意义等信息,同时,乔晓光教授还深入阐述了剪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遍性、跨文化性,以及剪纸传承中的性别问题。
2022-01-14 12:15:48
“福虎迎祥——杨柳青木版年画展”在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启幕
年画,在中国传统民间文化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千百年来,每逢岁末,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张贴年画、门神以及对联的习俗,祝愿新的一年吉祥喜庆。
2022-01-14 11:25:52
【赠票福利】你好2022|元宇宙时代的艺术长什么样?
奥斯汀·李代表了一种新的艺术实践方式和表现形式:他首先在虚拟现实软件中进行创作,随后将其以实体的形式呈现为绘画、装置和雕塑。
2022-01-13 13:54:10
杨冬江教授入选2021中国室内设计名人堂
2022年1月6日,2021中国室内设计名人堂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杨冬江教授被授予“正式成员”荣誉,成为今年三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室内设计师之一。
2022-01-12 09:18:41
王兴杰:用绘画穿透时间,触摸记忆
它们是情感的象征,亦是生活的印记,其创作逻辑反映出王兴杰对“绘画与时间”的体认:“不止于艺术和时代的关联,也关乎艺术对于私人时间的追溯”。
2022-01-12 08:48:48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