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吕澎:宋庄及其象征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11-04-01 16:18:50 | 文章来源: 雅昌艺术网

能够让人记住的艺术家生活与创作的聚集区域通常是是自发而不是政府规划形成的,大多数人熟悉的宋庄、上苑、798艺术区、酒厂艺术区、环铁艺术区、索家村费家村、黑桥艺术村等等,却对类似北京市朝阳区于2005年批建的观音堂画廊一条街没有太多的兴趣。自发形成的艺术家聚集区具有基本的特征:有熟悉的朋友、有独立安静的空间和能够通向城市中心的道路。在众多的艺术家聚集区中,与圆明园画家村有渊源的宋庄成为这个时期的重要现象。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自由艺术家更多地聚集在圆明园,酒、性以及自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构成了圆明园艺术村的基本特征。在大多数文献里,这时的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占据内心的主要部分,即便是女人,不过是艺术生活的重要内容。他们需要金钱,但是,他们对自由本身充满渴望,至少,他们的生活可以用“浪漫”来形容。1995年,在圆明园生活的艺术家被驱散,前前后后,有部分艺术家搬到宋庄。栗宪庭在2001年的时候告诉采访者:“我们最早选定的是小堡村,它属于宋庄乡,后来画家集中的这些村子,也都属于宋庄乡。小堡村这个地方是张惠平找的,张惠平的学生是这个村子的,这个学生的父亲曾经当过这个村的村干部,他带我们去看这个村子。那时候还没有这种大家到乡村去买房子的风气,当时我们看到这种房子都比较激动。小堡村特别的地方就是家家院子很大,大家看中了这个。当时圆明园还没有解散,这是93年的秋冬之间。”[i] 这年冬天,方力钧、岳敏君、刘炜、张惠平将画室迁移到了宋庄小堡村。也是这次迁徙,意味着圆明园艺术家的波西米亚式的生活风格结束了。陆续,不少圆明园的艺术家都搬迁到宋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