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折号:2017年度“青年艺术100”北京启动展

yabo88备用>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2017-07-28 16:45:19 | 文章来源:亚博备用网址

展览海报

开幕时间:2017年8月5日(周六)15:00

展览时间:2017.8.1至2017.8.15

展览地点:今日美术馆2+3馆

展览主办:青年艺术100、今日美术馆

展览承办:北京名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学术支持:中国现当代美术文献研究中心

特别支持:新华网

破折号——2017年度”青年艺术100”北京启动展由”青年艺术100”和今日美术馆联合主办,将于2017年8月1日至15日在今日美术馆二、三号馆展出,届时将展出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150余位青年艺术家的400余件艺术品,参展作品涵盖了油画、国画、版画、雕塑、装置、影像、行为等不同的艺术形式,全面立体地呈现青年艺术最鲜活的生态。

2017是“青年艺术100”发展的第七年,今年的北京启动展是基于过去六年的积累和对全球青年艺术家当下生态及未来发展的实时跟踪研究和分析,第一次在美术馆大规模的呈现,针对外部环境,内部发展而言,这些举措都是重要的转折变化。所以特以“破折号”为2017年度“青年艺术100“主题,寓意“破局”与“转折”,青年艺术需要以更大的魄力突破当下,转向未来,迎接新貌。而“青年艺术100“则想更纯粹的回归到艺术本身,展览本身,内观自身,挖掘新意。

2017年度”青年艺术100”组委会一如既往的邀请到了国内外业内重量级专家组建阵容强大的艺术委员会,他们分别是乔金·毕沙罗(美)、陈文褀、冯博一、顾长卫、庞茂琨、彭玮、山口裕美(日)、王音、向京、徐累、徐真锡(韩)、张正霖、赵力。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了2017年度”青年艺术100”参展艺术家。今日美术馆二号馆将展出2017年度”青年艺术100”新入围的100位青年艺术家,在展览展陈和内容上有新的突破和变化,对应主题“破局”;今日美术馆三号馆将展出2011-2016年”青年艺术100”中的19位优秀的青年艺术家的最新作品,将呈现青年艺术家在近年持续的艺术实践中新的思考与蜕变,对应主题“转折”。

2016年启动展现场图

2017年度”青年艺术100”同期还将推出两个平行展:艺术官舍与艺术尚8,以及一个艺术项目:“一个美术馆“。其中艺术官舍由”青年艺术100”和會空间联合主办,将于2017年8月5日至24日在北京官舍公共空间展出,届时将展出30余位艺术家的百余件艺术品。艺术尚8由”青年艺术100”和尚8文化集团联合主办,将于2017年7月25日至8月16日在尚8美术馆展出,届时将展出10余位艺术家的40余件艺术品。2017年8月6日将由”青年艺术100”联合艺术介入在方家胡同46号院发起第二期的“一个美术馆”项目,此专项公益计划主张艺术走出美术馆进入更广泛城市空间,与公众发生关系。一位艺术家,一件艺术品,一个策展人,现场不同人群与艺术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参与即体验。2017年的“青年艺术100”借由主场馆和不同场地间的互动关系,在八月的北京倾力打造青年艺术地图,继2016年“青年艺术100“上海巡展后再推ART MAP概念。

2016年启动展现场图

邀请更多关注和支持青年艺术,创意生活的个人与机构参与其中,感受青年艺术的魅力和变化。因此,除了展览,期间还将与不同艺术机构联合打造推出多层次多形式的线上线下对谈、沙龙、派对等活动,让青年艺术无处不在,共同推动青年艺术的发展。而此类活动丰富的同时,”青年艺术100”在展览期间还将秉承一贯严肃的学术态度推出艺术讲座、论坛和特约艺术观察等活动,邀请专业人士、专业机构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当下青年艺术的发生和发展。诚邀大家来见证“青年艺术100“的第七年,见证青年艺术的破局和转折。

2017年推荐艺术家

今日美术馆2号馆(青年艺术100启动展)

曾苑慈

曾苑慈肖像

曾苑慈《树叶的轨迹-1》57×33cm 混合材料 2017 

艺术家自述:

声音对于反映一个地方的特点,超越了视觉图像能够捕捉到的线索。我相信,人们对一个地点的感知,听觉与视觉有着同等重要的角色,因此我致力于深入观察听觉维度的感知体验。艺术家对山水的概念,传统上是基于双脚直立的视角,我探索如何利用聆听练习来打断这种人之所见,挑战这种传统构成。用铅笔、水墨、声音和肢体运动,我探索在自然环境中通过视觉与声音现象形成感知的过程。我的绘画把种种感知元素汇集一起进行检验,比如,颜色的脉动、声音的形态。过去的一年,我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到通过在环境中的肢体运动,如行走、静坐、聆听,来检验感知。

波河沿岸艺术小组(郭梁,张柘,李歌吟,王雪宜)

郭梁肖像

张柘肖像

李歌吟肖像

王雪宜肖像

波河沿岸艺术小组《随日逐波》尺寸可变 装置 2016

艺术家自述:

作为一个艺术小组,创作是集体行为,因而在不断磨合中,作品中私人化的部分逐渐让位于思辨。这迫使我们不断整理思路,寻找共同关注的观念,以及更为客观化的表现形式。近期,我们的大部分作品都聚焦于“观看”这一行为。通过封闭的玻璃盒子,人与事物的关系被限定于观看,然而观看本身却又常常嬗变,甚至与事物自身形成矛盾。我们试图营造一个无限的观看空间,在这个抽离于日常生活的空间里,有限与无限、连续与分离、实物与虚像、观察与存在都暧昧不清、相互纠缠。也许这恰恰是观看的理想状态——日常经验的非日常化。

蔡远河

蔡远河肖像

蔡远河《关联形式的秩序-23》26x35cm 套色木刻 2016 

作品评论:

蔡远河的版画反映的是一种孤独感和错位感。在他的作品中,这位广州籍艺术家描绘的人物形象令人挥之不去,他们或许独处,或许群居,但默默无闻是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在一些作品中,人类表现为可交换的身体部件。另外一些作品中,他们漫无目的地围着一张空椅子,或者站在弥漫着死亡气息的队列里,舞动腰肢走向虚无。这些作品体现着德国表现主义的焦虑和孤立,他在作品中刻画的人物都没有灵魂、充满绝望、堕落不堪。——陈伯康(独立撰稿人、策展人)

丁敏

丁敏肖像

丁敏《Dolls No.5》30×40×30cm 综合材料 2016

艺术家自述:

作品最早源于对“孤独”的表现,通过绘画和雕塑的方式表现。后来,通过电影场景与舞台戏剧场景的启发,开始尝试结合周围环境以及故事情节,体现人们的情感。我尝试用原来的绘画以外表现方式用更多道具以及声音来表达人物在所处的环境中产生一种紧张的孤独情绪,除了来自于电影文学中一些场景,还包括我自己的对于孤独的地理解。创作开始的部分,我并没有对整个作品有安排而是根据梦境里的情节和下意识的构图制作了一系例的人物造型,我发现这个形象虽然是相互独立但是同时具有一些内部联系,之后添加背景加强故事的联系,最后呈现出最终的效果。

侯炜国

侯炜国肖像

侯炜国《相马记卷一》65×120cm 版角料 2017

艺术家自述:

版画是个拥有很多秘密的媒介材料,我在其中发现了“版角料”这个东西,利用版画里的试版和印坏的版画,进行再次镂空、拼接、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具有版画印痕属性的“装置作品”,而“相马”这个行为和“相人”是一致并同时存在的,我希望观者可以通过相马的这个过程可以自观、内省。

黄启佑

黄启佑肖像

黄启佑《雪山脚下》45×45cm 手工树皮纸、墨、茶、木炭等 2017

艺术家自述:

山水虫鱼鹤成了表达个人情感的符号,对山间野趣有种信手拈来的自信与天然,并以一种轻松散淡的方式重组,内容带着强烈的东方审美却又反中式古典主义形式,调用自己记忆里的生活物件编排出一种朦胧的、难以言说的情感,不参入个人的喜恶判断,只想将它安静呈现。

李昂

李昂肖像

李昂《边际—舆》64×101cm 绢本重彩 2017

艺术家自述:

“个体—建筑—环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艺术创作中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似乎是微妙的,其中蕴含着对立与统一的矛盾。而建筑的介入往往可以赋予这二者关系新的含义。建筑本身有其实体与虚体的意义,并且作用于人的内心、并归于统一。建筑的实体为其存在的形制、线条、结构等等;而虚体则更多象征意义,是人对于建筑感观后的心理映射,诸如归属感、依赖感等等。而随着环境的变化,建筑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也发生着微妙的转变,并反作用到人的内心。最终启发人们对其个体—建筑—环境三者关系的重新审视。

李晶

李晶肖像

李晶《long for love2》60×60cm 布面油画 2016

作品评论:

李晶的创作一直与“情爱”有关,其中包含着她的记忆与她的幻想。那些存在于她的生命深处的片段如同一间间房子,一座座平原,是她心灵休憩的地方,是她的秘密。我们总是爱过又忘记,李晶却用画笔留存住自己的记忆与幻想。李晶的画也很好看,似乎是愉快的、充满情趣的,却处处潜伏着即将破碎的浪漫,让人难以长久的直视。——李笑男(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李晓琳

李晓琳肖像

李晓琳《一尘中有尘数刹4》34×50cm 摄影 2016

艺术家自述:

这组作品将身体与动物的组合,试图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思考关于生命的问题,所谓“生命”貌似是个终极话题,不可言、不可喻、不可思、不可议。总是稍纵即逝,却又像莫比乌斯一样,好似未曾离开过我们常人的界定,“我们”是我们生命中的一粒尘,而每一粒尘里面又包含着我们,周而复始。其实生活也好、生命也罢,对于我们来说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如果我们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也许是最好的状态,对我们自己也是最好的表达。

李子然

李子然肖像

李子然《娱乐工业》尺寸可变 综合材料 2016

艺术家自述:

开始真正的绘画创作是从2013年开始,不知觉绘画的及时性和快感使我更加被绘画的这种呈现方式所吸引。我喜欢去组建画面的过程,也认为绘画之美就是在这过程中不断累积起来,因此我不会去过多预设画面的结束在什么地方,但也不会让过多的自动主义夺取我在这个过程中清醒的感觉。由于一直以来对影像、装置的兴趣,渐渐地我把处理影像、装置的思考方式用在了画面的组建上,绘画不再以陈述的叙事方式说话,我恰恰希望的是某种隐约地低语。我认为艺术一直应该是个人创造力的不断输出,而不是对某种媒介的依恋,又或者是对某个图示符号的不断复制。

林聪文

林聪文肖像

林聪文《降临》36×59cm 纸本设色 2017

画画有时候是宣泄,有时候是寻找,有时候是治愈,有时候又是折磨自己,我在创作的过程中跟画交谈,试图重新认识、寻找自己,但是发现这很难,难的地方不在于没有寻找到,而在于寻找到的自己是那么的陌生,那种未知的自己,那种不断膨胀的欲望,无法抑制的暴虐,虚张声势的,周身充满空洞的自己。物有百色,人有百色,我站立一点,本想借由创作九色鹿反映世间万物,但最终反映的只有一个不认识的“我”,这个“我”又被周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内心的挣扎与外部的影响互相渗透,抵制,变异,抗争,一切的一切扭曲混揉在一起,最终成为一个奇怪的型,出现在我画面中。

刘娃

刘娃肖像

刘娃《自拍系列-液晶》45×45×8cm 综合材料 2017

艺术家自述:

创作对于我是一个寻找自我身份的过程。在“自拍系列”中,我借用时下流行的自拍语言,结合摄影、绘画与生活物品,反映个人与社会之间辩证的关系和界限。作品中运用的日常元素,如像素、刺绣、针灸等,暗指我所身处的,混杂着海量信息和传统文化的世界。我的身体如同一个战场,外界影响和社会期待不断被内化,影响着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与此同时,我也在试图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就像社会中的每个人一样不断的塑造新的身份。

彭璐

彭璐肖像

彭璐《肖像碎片1》73×54cm 纸本综合 2016

艺术家自述:

我想把自己不想明说的东西,找到一个最恰当的方式做成作品。我的作品都没有具体的形象,也尽量把情绪去掉,带有环境的描写,更多的是表达状态。虽然具体的形象和表情都不存在,但性别和肢体语言却被我保留了,我想表达的,是向内深挖的自我,是对周遭环境的一种反应,虽然从我个人出发,但我想许多体会或许置身现实世界的人也许会在作品中找到共鸣。

孙子垚

孙子垚肖像

孙子垚《六棵枯树2》32×46cm 木板综合 2017

作品评论:

孙子垚的作品中,存在着一种使人不安的原始野性。正是这种原始的野性使人着魔,发疯;并想探求这种野性到底是出自哪里。子垚对线条与点、色块的运用非常的散漫,随意,远远超出了中国传统的水墨技法范畴,水墨与丙烯,油色,有时还有石蜡,铅笔等不同材料的混用,使画面更加的丰富,张力十足。子垚的作品试图在平庸,古怪与堕落之间反映出一种真实,在对身体,性的想象力上和二者在细节的处理上,使作品散发出一种奇异狂野之美。爱情,政治,生命,魔鬼及不可知力量交织出一种具有摇滚震撼的味道。——关伟(当代艺术家)

许汉青

许汉青肖像

许汉青《旧梦拾遗-我们》70×90cm 布面油画 2017

艺术家自述:

创作的过程对于我来说像是在孤岛上的观望,在下一秒钟,总会有什么到来:一阵风、一束微光、一片涛声、一次花开;其实,所有的期待都是对人的期待,所有对世界的认知都是对自己的认知。我们无限的接近身边的事物,就是无限的追问自己,这就是我们有限的生命经验;每一条线,每一个色块,每一个图像,所有的痕迹与符号,都在这有限的经验的生长出来,暗示着那些被我们遗忘的与被忽视的。

叶江

叶江肖像

叶江《Extended Morandi》90×100cm 布面油画 2016

艺术家自述:

我的艺术实践经常是关于我对于作为一个艺术家在当代语境下身份的理解。我相信艺术是触发观众对于人类自身内在价值自觉的一种方式,它通过自己特有的方式发生作用并不同程度地在消解物质社会价值观。我的大多数作品都是转化自我对于平凡物件和符号的日常经验。我把艺术看做是观看和思考的集合体,它们同时发生于你欣赏一件艺术品的时候。我的经验就是我日常观看和艺术思考的产物。

张庭群

张庭群《2011.5.1》90×120cm 油画布丙烯 2011

今日美术馆3号馆(名泰经纪)

迟群

迟群肖像

迟群《八条线灰红蓝》150×100cm 布面油画 2017

艺术家自述:

从研究生毕业到现在已经七年的时间,我从学生身份转化成独立艺术家身份,也从独立个人成为了独立家庭,自身有了多种身份的附加,这些社会关系或主动或被动形塑着自身,或隐性或显性对自身有了秩序的界定。以“线”为表达自我的载体也有了不断拓展的广度。把时间的维度压缩到线的深度中,来挖掘其无限性和深入性。以这种相对理性的表达形式触动感官,引发共鸣体现了理性背后冷静的生存生活的态度。

程保忠

程保忠肖像

程保忠《望断西坡》56×169.5cm 纸本设色 2016

艺术家自述:

我现在的创作以描绘自然为主,尤其是身边熟悉的自然景观。以朴实的题材,运用相对传统的构图和“深远”视角,借鉴西方绘画方式表现空间和处理光影,既有工细刻画又有大面积的墨色渲染,使作品精微和幽远兼顾。在创作中隐去人活动的痕迹,追寻自然本身鲜活而又平静的生命力。无需太多的意识形态,无所谓当代或传统,无所谓水墨或其他。怀着一种静观的态度去创作,让自己不断尝试建立一个稳定的、有内在支撑的体系,去应对这个纷乱无序和全无把握的现实生活。

冯一尘

冯一尘肖像

冯一尘《本能 No.8》120×100cm 布面油画 2016(右)

艺术家自述:

“本能”这个词汇本身包含着模仿、改进和超越三层含义。本能系列作品中的模仿,是把人的主观意识融于图像之中,对自然之物(客观)的模仿,进而在图式和构成上进行改进和超越,而这种超越是在美学层面上的超越,是以艺术美对自然美的超越,作品中的本能是同时包含着三者的体现。我曾经在作品中对于意识与无意识进行过工作方式(形式)上的融合,视觉心理上递进式的融合,以及这次借助视觉在理性层面上进行的抽离,都是希望通过各冲形式使意识与无意识二者产生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对一种方法论的思考,既东方哲学下的观察方法论。

孙浩

孙浩肖像

孙浩《征程》110×240cm 纸本水墨 2017

艺术家自述:

作为当代青年水墨的代表,孙浩的近期创作逐渐走向了多元而丰富的面貌,在这一面貌的背后则是画家的独立个性与自由思考。具体而言,一种是返观现实体现人文关怀的水墨创作,一种是继续针对历史文明的幽思畅怀,一种是逐步“史诗性”的明确走向。

同样是“宽银幕式”的构图,孙浩以德国柏林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 Museum)所藏希腊罗马经典雕刻为灵感,以更为历史化的视觉形象来象征“善恶对立”在伦理传统中的混杂与纠缠。是故在孙浩眼中,所谓的“史诗”本质上就是某种的“虚无”,但这并不意味着新一代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对知识传统的离经叛道”,却似乎是真正生成一种“重构”的新方法论:即以个人的力量去感知过去,并让所有的史实逐渐自主归位。

王恩来

王恩来肖像

王恩来《钢尺,G字夹与吧凳》118×118×174cm 装置 2017

作品说明:

钢尺首先是一种直线度量工具,同时又具有钢片本身独特的物理属性。钢尺在受力弯曲状态下就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性,与此同时,在G字夹具有临时感地夹持下钢尺自然形成了充满张力的状态。

王敏

王敏肖像

王敏《海浪拍岸》38.5×57cm×8 纸本水彩 2016 

艺术家自述:

作品《时间把记忆冲刷上岸》由三组作品组成:第一部分影像视频记录不同时间地点的海浪拍岸的片段。第二部分装置有大量泥塑:如死去的海鸥、麻雀、和鱼类、失事的飞机和动车、棺材、沉船、骷髅和黑色的剪纸羽毛、还有残缺的壁画和瓷砖碎片,空的星巴克咖啡杯、可口可乐罐和麦当劳纸杯,带有文化印迹的双喜牌和熊猫牌香烟、死去的喜鹊、老北京火柴、麻将牌;写着“Home”和“Hotel”的牌子等110多件小雕塑。还有海边海滩上拾取各种形状的岩石和枯木。这些琐碎的信息映射着人类、自然和世界经济建设进程中的矛盾,在经济的大浪过后残留下的痕迹。第三部分为八张纸本水彩海浪扑岸。

我们脚下的路,无时不催促着我们前进的步伐。而前进的道路上,时间推动翻滚的浪花,都只向一个终点奔腾。“Home”和“Hotel”映射着今天我们生活的两种状态,人们在内心一直想寻找心灵的家园,而实际多数时候我们其实都是在路上。

谢天卓

谢天卓肖像

谢天卓《仰式社交》60×120cm 纸本设色 2017

艺术家自述:

这几张画的场景较大,我尝试从某个局部事件开始推向整体,绘画中从局部开始推演让画面的整体效果时常不可控,甚至显得琐碎,所以得不断调整具体物象与画面结构本身的关系。在调整过程中,画面内容随着结构的变化生长,因场景较大人物在画面中最初的叙事被场景内元素的增减不断消解,画面有了预设之外的可读性,也为个人的绘画带来乐趣。

许宏翔

许宏翔肖像

许宏翔《门》200×160cm 布面油画 2016

艺术家自述:

长时间对于“图像与绘画”的探讨让我对于绘画内容的选择变得越来越严格,时常会需要判断刺激我的图像到底是基于兴趣或是视觉经验还是我真的需要它用以表达个人观点。当内容和主题接近“准确”那么绘画语言就会变得自觉,而无需依托某种“办法”。我认为我的最新绘画作品正在接近这一准确。

郑菁

郑菁肖像

郑菁《3.1059㎡草坪》153×203cm 纸本签字笔 2017

艺术家自述:

写“1”作品是从09年开始,将嘴里数的数字更加精确化,试着手里的笔在纸面滑过“嗒,嗒,嗒……”声和工作台上闹钟的“哒,哒,哒……”保持一致,每一行会记下数字,这时会在原本每一天空白处留下嘴里的数字。这次展出的是三幅新作,《1985》是将写好相同数字的卡片找不同的人来数,最后在卡片上写上他们最后数完的数字和名字。《UFT-8》和《3.1059㎡草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尽量去接近自然,当然我不是一个好的“自然”。

简 介

 

相关yabo88备用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