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机器人间:“索菲亚”与“艾莉克莎”讲述关于Al的“切片”

机器人间:“索菲亚”与“艾莉克莎”讲述关于Al的“切片”

时间:   2019-08-21 13:39:59    |   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出席开幕的嘉宾合影

“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DE JA VU”于2019年8月19日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隆重开幕,展览聚焦“艺术的未来”和“科技美学”这一时代热点话题。策展人龙星如邀请了13位国际先锋艺术家参展,并设置了“索菲亚”和“艾莉克莎”两条相反的展览线索,以探讨人工智能与人机互动、艺术与科技、未来考古、神经网络、风格迁移、机器共情及人类与机器的关系等相关问题。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致辞

本次展览策展人龙星如致辞

今日美术馆理事长张宝全致辞

本次展览合作伙伴摩天轮票务VP刘斅致辞

本次展览论坛联合主办现代汽车文化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徐静致辞

今日美术馆执行馆长李芊润女士主持开幕仪式

“索菲亚”与“艾莉克莎”是人工智能的两种面貌,用龙星如的话来说,它们是关于庞杂AI话题中的两块“切片”,前者代表着机器的光明形象,而后者则意味着机器中那些隐秘的不可规训的部分。策展人力图揭示的正是AI如何从一个最原始的感知机,到高度拟人化的人工智能系统之间的那些细微过程。

策展人龙星如为媒体导览 

龙星如发现,许多技术由于应用广泛,已经开始被人们忽视,她动员她的朋友们搜集了每件作品使用的算法名称,以及这些算法在日常生活的应用。这些资料连同作品的解读一起,构成了一个个类似于“康奈尔笔记”式的丰富展签,17件作品的展签字数加起来超过了两万字。

展览现场(图片来源:今日美术馆) 

展场的环形结构也诞生出两种故事。我们沿着时间发展的正向逻辑,从“索菲亚”的视角,从“渲染自然”到“离开虚拟”,进而成为“代笔作家”,再到“搭档与观察者”,最后,技术也具有了人的自我意识,成为“徒留与自省者”。而从逆向的“艾莉克莎”视角,我们可以看到它如何追寻自己的过去。这是一部关于机器人的成长日记。策展人为双向的展览线索各撰写了100字的诗词,并邀请设计师庄岩为展览设计了字体。在现场,观众还可以听到专门为展览创作的主题曲。

展览现场

渲染自然:学习数据,制造“真实”

这是机器人的早期功能。安娜·瑞德尔的作品《花叶病毒》把当今正热的比特币价格数据图像化,如花叶病毒一样,郁金香的花纹随数据波动而变化,而郁金香恰恰是17世纪荷兰市场上的高价宠儿。

《花叶病毒》(局部)安娜·瑞德尔 5块屏幕影像,尺寸可变 2018

杰克·艾维斯的《CUSP》运用了生成对抗网络(GAN)的技术,即让两个神经网络相互博弈的方式,使机器完成成深度学习。伫立在滩涂上的玻璃板所显示的,正是机器通过摄像机观察真实鸟类所形成的模拟形态,它甚至能够表述出不同鸟类的外形特征。或许,人工智能的逼真模仿,亦会像人类艺术家一样,制造出“第二自然”甚至成为“自然”。

《CUSP》杰克·艾维斯 影像 尺寸可变 2019

与从图像到图像的学习不同,克里斯蒂安·米欧·洛克莱尔的《12-比特炼金术》则是将抽象的、无实体的数字物化为一块岩石。但这种转化并不依据一种固定的编码,而是任由经过渲染的数字自行生长,使石块产生物理属性的变化,成为一种“数字炼金术”。而在展签中的“评论”部分则指出,“炼金术”所包含的关于从表象进入原理的方式,是人工智能领域一直研究的问题。

《12-比特炼金术》克里斯蒂安·米欧·洛克莱尔 电脑程序 尺寸可变 2019

离开虚拟:具有身体的算法,会让我们更有同理心吗?

特蕾莎·雷曼·度博斯在作品《它们的身体》中为人工智能的声音塑造了形象。呈现在展览现场的五件雕塑拥有洁白的身躯,显然其中注入了属于人类的感受。作者在作品的影像中说:“身体是重要的,物体是行动的场所,也是接受作用和对别人产生作用的场所,但它不限于人形”。

《它们的身体》特蕾莎·雷曼·度博斯 雕塑 涂釉陶瓷 17×10×6cm,16×13×3cm,17×13×13cm,13×15×15cm, 23×15×9 cm 2018

的确,人工智能的生命也不仅限于实体。菲利普·施密特的《椅子项目》看起来是对“数字孪生”技术的展示,似乎人工智能通过对实体的模拟之后,设计出的椅子就足以令人惊奇。然而,最关键的部分则是角色互换—机器人仿佛更充满想象力,提出椅子的方案,而由人类完成制作。所以,“创造力”还是人类独有的吗?

《椅子项目》菲利普·施密特 设计装置 尺寸可变 2018

代笔作家:实现人类所及之外的愿望

刘昕把自己的智齿交给了一个叫做EBIFA的水晶机器人雕塑,让它登上民用火箭,代替她奔向太空。其实,机器在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赋予了人的温度。“它在外层空间变成了一个新生的实体,孤独地讲述着一个人类在浩渺宇宙中的故事,它无足轻重,但又无可替代”展签上写道。

《脱离》刘昕 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19

艺术家把自己的智齿安放在机器人上

艺术家制作的机器人

奥斯卡·夏普是一位英国电影导演,他和谷歌的创意程序员罗斯·古德温合作的作品《与车开小差》不仅让人工智能程序编写剧本,还让它从电影资料库里自己收集素材,进行剪辑、配乐和“选角”—这个叫做“本杰明”的程序将真人演员的面容截取安放到它随机选取的素材上,形成怪诞的视觉效果。“拼贴”过后的角色不仅性别随时出现错位,并且还在面部周围形成了方形的裁剪框,不断提醒着观众去思考何为“真实”与“虚幻”。

《与车开小差》奥斯卡·夏普,罗斯·古德温 人工智能影像 尺寸可变 2018

搭档与观察者:随处的电子设备,都是它的眼睛

法比欧·拉坦兹·安提诺利的作品《主人与奴隶》涉及金融市场中普遍的“高频交易”,这些交易都用算法执行,因为算法会快速捕捉到股票行情几毫秒之内的微差,并快速买进与卖出,以获取利润。但对计算机的过度依赖则会使人类在不经意间遭遇麻烦。驱动该作品的数据来源于2013年4月22日谷歌遭遇的一次网站崩溃,其原因很可能与人工智能的程序有关。艺术家通过不断重演这些数据,唤起人们的反思。法比欧的另一件作品《一个新的证据》则让观众通过触摸“断崖式下跌”产生的女高音效果,来感受这些数据背后的金融“江湖”。

《主人与奴隶》法比欧·拉坦兹·安提诺利 装置 175×13.5×60cm 2018

《一个新的证据》法比欧·拉坦兹·安提诺利 装置 80×120×cm 2016

劳伦·麦卡锡制作了一套智能家居装置,在《劳伦》中,她扮演人工智能的角色,通过摄像头观察用户的生活需求,主动地帮他们开关家用设备,用户也可以通过话筒向她提出要求。艺术家试图展示比人工智能更周到的服务。在《某人》里,观众可以体验成为亚马逊的人工智能“艾莉克莎”,四位参与者家中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屏幕上的按钮可以调节用户灯光的亮度、水龙头开关等等。人类真的比智能更敬业吗?我们是《唐顿庄园》里的精致管家,还是一个游戏玩家,可以尽情操纵和窥探别人的生活?

《劳伦》劳伦·麦卡锡 影像 2017

《某人》劳伦·麦卡锡 装置 2019

《某人》的控制界面

不过,如果机器具有自主判断力,它眼里的世界又是什么样?杰克·艾维斯采用IBM的语义分析程序“沃森”和定制的算法重组了超过五十小时的访谈视频。算法只从中抽取受访者说出数字的片段,并依然按照原来的时间顺序排列,这样,作品《达达…数据》展示了令人费解的图景:IT界大佬绘声绘色地说着一连串毫不相干的数字。这正是人类今天用数据认识和统治世界的现实。

《达达…数据》杰克·艾维斯 数字影像 16分33秒 2016

1974年,法国先锋小说家乔治·佩雷克在巴黎的一条长椅上碎片式地描写自己的所见:“一个背着书包的邮递员 两只狗 两兄弟 雪白的”。这启发了艺术家凯尔·麦克唐纳,他在《一次穷尽人潮的尝试》中融入了世界各地的街头景象,这些视频都以摄像头风格拍摄,并在网络上让人们实时为这些景色添加描述。任何人都难逃“标签”,也难逃注视。在该作品的展签“研究者笔记”部分,提及了一种叫做“大都会”(Metropolia)的人工智能平台,它将会把城市所有的视频图像都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摄像头的出现为人类认识社会打开了新的维度。

《一次穷尽人潮的尝试》 凯尔·麦克唐纳 定制化网站,尺寸可变 2015

作品局部

帕特里克·特雷塞特花了五年时间来研究关于机器人绘画的设备。在《人类研究》中,这些机器人可以用两只手同时画画,并且还不时抬头看看人,又低头看看自己的画面,它用自己的眼睛开始了“写生”。当你凝视它一会儿,它会在“滴”的一声后记下形象开始作画,笨拙的两只机械臂用颤动的线条来切分和编织轮廓,形成类似贾科梅蒂的绘画风格。时间所限,它们没能形成一张完整的肖像。然而,当机器反过来对人进行观察和思考时,它们也终将把思考的目光投向自己。

《人类研究》帕特里克·特雷塞特 装置:机器人,电脑,笔,纸 6 5.4 3m 2017

观众与作品互动

徒留与自省者:当人类消失时,算法会自省吗?

这一部分是策展人和艺术家对未来的共同想象,虽然算法的自省在当下并不能实现,但这不仅是算法“人化”的终极目的,更是人类对自己所打开的“潘多拉魔盒”的自省,是繁盛之后的宁静。当“人类世”成为地层的一种构造,当人类的痕迹也像其他生物那样被收藏进混凝土的“琥珀”中成为历史,艺术家郭城在荷兰一块填海而成的土地上,选择了一平方米的土地向下挖掘,直到自然形成的那一层。通过对挖出来的土进行筛选、清洗和回填,他试图把这块地包含的人类信息全部抹去。他把作品命名为“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

      

《琥珀》郭城 雕塑 40×40×18cm,50×10×13cm,20×25×5 cm,9×9×3 cm,10×10×7 cm 2019

       

《琥珀》局部

       

《一个被恰当重塑的过往》郭城 影像 装置 尺寸可变 2017

克里斯蒂安·米欧·洛克莱尔的另一件作品《自恋者》利用谷歌的Tensorflow框架搭建了一个可以对自己形象进行描述的程序。作品由一个“自己”和一面镜子组成,“自己”面对镜子的一面其实是一些电路板和一个摄像机,但它却从镜子里看到了千万种对自己的定义,均以“I am”开头,观众可以从不时闪现的历史记录中找到那些“诗句”。这也不能怪AI,即便人类独有用语言描述视觉形象的智力,但“认识你自己”依然是一个千古命题。

《自恋者》克里斯蒂安·米欧·洛克莱尔 装置,混合材料(电脑,镜子,电子元件) 125×205×230cm 2018

      

《自恋者》屏幕的背面

“索菲亚”的故事就此结束了,而“艾莉克莎”又将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历史向前回溯,从未来向过去“考古”,也像人一样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

       

策展人为展览撰写的诗句

策展人邀请设计师为展览设计的一套字体,”她开始考古自己的过去”

此次“未来馆”还在开幕当天特别举行了以“艺术的未来与科技美学的国际主题论坛,邀请了16位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就新媒体、艺术的未来以及艺术科技化等议题展开讨论。

“艺术的未来与科技美学” 国际主题论坛嘉宾合影 

第一场论坛由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吴洪亮担任学术主持。作为今日美术馆“未来馆”项目的发起人之一,高鹏馆长在论坛中表示,龙星如在策展方案中对新媒体和科技发展的断代理解,是选择她担当策展人的原因,在新媒体和科技艺术有泛滥倾向的环境里,拿出一个小规模但对科技美学和当代艺术的严肃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艺术中的媒介问题,德国ZKM策展人Daria Mille在作品收藏和策展时并不刻意区分媒介的新旧,甚至其中还包括藻类这样的活媒介,而是用一个故事来作为主线串联起展览。艺术家Patrick Tresset表示机器人笔下的人物形象会因时间流逝而重叠,而这恰恰产生了另一种对时间的理解。此外,机器人对形体的认知也对人类理解人体绘画有所帮助。

艺术家Patrick Tresset的机器人笔下的人物写生肖像

关于边界的理解,法国巴黎美院教授Tony Brown认为,技术的存在会更使我们反思人类的优势。而Patrick和Daria则认为,所谓“边界”和“新旧”都是个人的理解,艺术家应该在自然的状态下选择对媒介,目的是增进我们对美学的进一步认知。

论坛现场

第二场论坛由评论家黄笃担任学术主持。新媒体艺术策展人苏磊认为,新的语言会产生新的群体和受众,新媒体所具有的工业化内核,会走向大众化和文化泛化。当代艺术史家Jonathan  Harris研究发现,技术在每一个具体社会的情境中都有不同的含义。不论是艺术家还是公众,都需要了解技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艺术家Christian  Mio  Loclair对人的机器化提出质疑,人的自我意识和对世界的感受,也是他在作品中探讨的主题。

论坛现场

第三场论坛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邱志杰担任学术主持。策展人龙星如不认为自己做的是“AI艺术”展览,她认为不应空泛地描述一种艺术形态,而应该去聚焦每一位艺术家的具体实践。曾任英国V&A博物馆数字部总监的Irini Papadimitriou指出人工智能的重要任务是记录人们的数据与痕迹。这个概念也是她策展的思路之一。艺术家Jake Elwes展示了机器创作的艺术,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人类的创造力到底是什么。

论坛现场

最后,邱志杰总结道,目前来看,整个当代艺术界的科技化程度还远远不够,艺术的科技化可以解决当代艺术出现的一些问题。而对过去技术和技术语境的再研究,又会使老作品获得新的解释。

艺术家Jake Elwes展示了机器创作的抽象画

展览的英/法文名称是(DE JA VU)“似曾相识”,技术的“人化”已经广泛出现,所以尽管“机器人间”有多种断句方式,它们都关乎机器、人性与人类命运的探讨。如策展人在展览前言中引用马克·维瑟的预言:“最为深远的技术是消隐的,它们被编织进日常生活的罗网之中,不再可见。”艺术正是它们的揭示者,去追寻我们何以至此,以及人类将会怎样。这样的追问不仅使我们回到“环环相扣地理解世界”,也是对生命的最终确证。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0月24日。(开幕致辞和嘉宾合影图片均由今日美术馆提供,其余均由作者本人拍摄)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相关文章

机器人间:“索菲亚”与“艾莉克莎”讲述关于Al的“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