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第三届国际摄影研讨会丽水召开

第三届国际摄影研讨会丽水召开

时间:   2019-11-13 22:23:38    |   来源:    中国摄影报
快讯 >

研讨会现场(张双双 摄)

本报讯(记者 朴新成)11月9日至10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和丽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三届国际摄影研讨会暨2019丽水摄影节”的重头戏之一——国际摄影研讨会在丽水举行。研讨会以搭建一个开放共享、交流互鉴的国际性学术平台为宗旨,邀请到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匈牙利、澳大利亚、加拿大、巴基斯坦等国的专家学者,就各自的影像研究和实践项目,以“摄影术诞生180年以来的技术变革和艺术语境变迁”为主题,包括5个分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旨在纪念摄影术诞生180年,促进中外摄影学术交流与进步。

中国摄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郑更生和中共丽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淑女分别致辞。中国摄协副主席杨越峦、顾问王悦等出席研讨会,中国摄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彭文玲主持研讨会。

郑更生在致辞中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摄影术诞生180周年。在摄影的新时代,面对新技术、新影像、新观念,我们需要有新的阐释、新的理论。在这个自由探讨的平台上,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会主题,以独到观察与见解、感悟与实践,畅谈自己的观点。希望通过这种交流互鉴,激发新观点,拓展新视野,有效推动中国摄影理论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构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高度国际化的摄影理论体系,共同为世界摄影学术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努力。

任淑女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摄影技术变革、艺术语境变迁,摄影艺术的审美、教育、产业功能不断提升拓展,影响并改变了世界。她相信,本次研讨会的学术研究成果必将能够引领中国摄影理论乃至世界摄影的潮流,必将转化为推动丽水摄影产业化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大力量和智力支撑,必将成为丽水始终牢记并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精彩书写践行“两山”理念时代答卷的重要引擎。

在国际摄影研讨会这个学术平台上,各位嘉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独立的研究,也有精深的实践,有思想的碰撞,也有学术的交流,每一位与会嘉宾的发言,都对中国乃至世界摄影的发展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理论思考。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摄影系教授克里斯蒂娜·安德森结合自己与学生的摄影实践,以《融合:化学与艺术的碰撞》为题,阐述了各种化学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创作过程。

美国摄影家伊丽莎白·欧帕莱尼克重点讲述了明胶蚀刻工艺的历史沿革和创作过程,还与大家分享了让-皮埃尔·萨德雷夫妇和曼·雷等摄影家在这一领域的实践与贡献。

美国克莱姆森大学艺术教授山姆·王提出,现在的拍照设备已经是最精密、最复杂的工具了,我们要明智地、智慧地使用它们。

澳大利亚金街工作坊创始人艾丽·杨在谈到“摄影和摄影师在今天的变化”时表示,如今我们分享自己的作品就像塔尔博特在墙上进行展览一样。不管你使用的是iPhone手机还是20×24英寸的专业相机,拍摄的复杂程度和时间可能是不一样的,但是在拍摄的过程和手工制作照片的过程当中这种激情是不变的。

来自英国的布莱恩·格里芬针对摄影技术的变迁,结合自己47年从业经历及其作品,从多重曝光、创意装置的制作等方面讲述了自己在模拟成像时代和数码时代的不断探索。

第三次来到丽水的美国《镜头》杂志创办人布鲁克斯·詹森发言的题目颇有新意——《我要责怪斯蒂格里茨》。他提出,1905年阿尔弗雷德·斯蒂格里茨在纽约第五大道曼哈顿市中心创办291画廊,希望在一个画廊里同时展出摄影和绘画,以此促进摄影和绘画是平等的概念。詹森认为这种道路需要修正,因为摄影无限的可复制性和创意性是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应该发挥摄影优势,在数字时代走出属于摄影自己的道路。

巴基斯坦摄影学会主席赛德·扎维德·卡兹介绍了1947—2019年巴基斯坦摄影的状况,希望有更多巴基斯坦摄影师,能够记录该国的社会现实。

法国摄影家、仰光摄影节创始人克里斯多夫·洛维尼把摄影当作一种国际通用语言,他用摄影反映人生,记录人物,讲述故事。他既把摄影当成工作和谋生手段,更通过摄影关注环保与社会问题。

德国职业摄影师协会会长克劳斯·梅兰廷提出“摄影以后要走什么道路”的问题留给大家思考。他认为,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既需要智能的技术,也需要智慧的思考。

意大利摄影家协会联合创始人兼总裁艾莉丝桑德拉·赛利宾认为摄影有两个功能,一个是作为艺术讲述历史和大事件,另一个是展现人们日常生活。人们热衷的自拍和拍美食就是摄影的第二个功能,反映了普通人的生活。她认为应该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因为在当今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摄影来表达自己。

加拿大专业摄影师协会英属哥伦比亚省区域主席布莱恩·史密斯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到今天,专业摄影师仍然有独特的价值,摄影师一定要适应历史变革,以开放的心态、精进的技术来应对这一变化。

匈牙利摄影家协会主席若尔特·欧拉夫·萨莫迪首先谈到了关于摄影创作者的分类,他认为第一种类型的创作者是导演型的,呈现虚拟的图像或者是角色;第二种是接收型的摄影师,通过观察记录现实的细节。

同样来自匈牙利的魏翔既是一名油画家,也是一名摄影家,还是致力于推动中外交流合作的使者,尤其关注中国摄影家与欧洲同行之间细微的差别。他注意到,欧洲摄影家少有人会拍同一个题材,很少围拍和摆拍,而是以独特性取胜。

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吴健,担任着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他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以《文化遗产的影像保护与呈现》为题,讲述了影像在文物保护方面所做的成功探索。

澳大利亚数码摄影协会会长曾汉超讨论的主题是《摄影的文化属性及其时代价值》。他认为,摄影创作过程是摄影者与大自然景观的心灵交流,与人和社会的心灵交流。此时与眼前所面对的客观影像相比,摄影者所融入的主观情感色彩往往更加耐人寻味。

杨越峦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摄影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影像在推动世界文明进程、改变人类生活的作用更加突出。作为摄影人,我们要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观念,在人工智能时代积极推进摄影艺术的探索和发展;要坚守情操,向消费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要提高品位,创作质量较高的影像作品;要交流合作,共创摄影发展的辉煌时代。

 


第三届国际摄影研讨会丽水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