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从15件艺术品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走过的150年

从15件艺术品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走过的150年

时间: 2020-04-20 16:41:27 | 来源: Artnet

蔡国强雕塑作品,2006年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屋顶花园展出。图片来源:AFP/Timothy A. Clary

今年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立150周年,由于全球疫情大爆发,原本盛大的庆典已不复存在,但我们还是可以换种方式来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毕竟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美国艺术史上的标杆,它的历史也见证了艺术的发展。所以,我们梳理了博物馆自1870年成立以来举办的各类展览,每隔十年挑选出一件有意义的作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走过的150年。

1873年:纪念建馆创始人

约翰·弗雷德里克·肯塞特(John Frederick Kensett),《康涅狄格州达里安雪松上的黄昏》(1872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博物馆历史上第一次为艺术家举办的个展是1874年3月已故约翰·弗雷德里克·肯塞特去年夏天的作品展,肯塞特是博物馆的创始人和受托人之一,是哈德逊河学派的第二代成员,因其对复杂光线和气氛的关注而被称为“外光派学家”。1872年,他因肺炎去世,博物馆组织了一次悼念活动,展出他最后一年的工作成果,其中包括这幅夕阳映照下的松林图。

1881年:强盗贵族的战利品

《战车上的海神》,皮耶特德约德一世(16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9世纪80年代,博物馆基本上都是“荷兰和弗拉芒大师绘画收藏”、“凯瑟琳·洛丽拉德·沃尔夫收藏”之类的藏品展,成为了超级富豪炫耀涵养的地方。这幅描绘勇猛的海神用三叉戟袭击野兽的作品是对镀金时代贪婪家族的颂歌,曾在“东部画廊的范德比尔特绘画收藏”中展出。

1900年:走进丘奇

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安第斯山脉的心脏》(1859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丘奇的这幅《安第斯山脉的心脏》相当于当时的IMAX巨幕,在1859年首次亮相时引起了巨大轰动,很多观众每次花25美分、带着剧院眼镜细致地观察画其中的细节。丘奇于1900年去世,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为了表示哀悼,举办了丘奇绘画展。

1909年:城市宣传

安德鲁·恩德希尔,《酒杯》(1780-1780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如今已经很少人还记得“哈德逊-富尔顿庆典”。这是20世纪初的一件大事,当时精英们为纽约日益上升的商业地位摇旗呐喊,在全市范围内纪念探险家亨利·哈德森和汽船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游行占据街头,纽约被灯光照亮,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通过展示历史文化瑰宝——“荷兰大师绘画(与哈德逊-富尔顿庆典有关)”以及举办爱国主义展览来盛赞这座城市,包括大量的银质珍宝,这一光泽亮丽的酒杯就是其中之一。

1912年:日本艺术

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公鸡、母鸡、小鸡和紫露草》(约1830-1833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这一时期,博物馆并不像如今这样包罗万象。除了旧世界的珍宝外,早期博物馆对崛起的工业强国日本的艺术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其装饰艺术和武器。艺术家詹姆斯·阿伯特·麦克尼尔·惠斯勒(James Abbott McNeill Whistler)和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的学生弗朗西斯·拉瑟洛普(Francis Lathrop)是日本版画的收藏家,在他1911年去世时,他将自己的珍藏留在了博物馆。

1925年:电子传输图像

旧金山渡轮大厦第一条跨区电话线在纽约和旧金山之间开通,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咆哮的二十年代,博物馆举办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照片展”,这是对光电电池、真空管放大器和电子过滤器的颂歌,它们使远距离图像传输成为可能(又称“无线照片”)。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为此次展览设计了一本小册子,上面附有尖端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册子中写道:“电子传输图像最有用的领域可能是那些希望传输信息的领域,这些信息只能通过吸引视觉来进行有效地传输或传递。”“比如罪犯或失踪人员的肖像、机械零件的细节、天气图和军事地图等。”册子中还提到了它在广告和新闻中的应用。

1934年:一场解脱的展览

诺曼·刘易斯,《流浪者》(乔尼)(1933年)。图片来源:Wikiart

在大萧条的艰难岁月里,值得一提的是1934年的“纽约市免费成人艺术学校的学生作品展”,这是一个由政府救济管理局赞助的展览,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是赞助人。非裔美国抽象艺术家诺曼·刘易斯(Norman Lewis)当时和伟大的哈莱姆区雕塑家和教育家奥古斯塔·萨维奇(Augusta Savage)在一起学习。他的社会现实主义画作《流浪者》(乔尼)在这一展览上赢得了“特别提名奖”,他也因此声名大噪。

1942年:文化攻势

帕维尔·彼得罗维奇·斯维宁(Pavel Petrovich Svinin),苏斯奎汉纳号上的一个渡轮场景(1811-1813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博物馆的展览主题偏向爱国主义,如“美国战争中的工业”、“士兵艺术家的作品”、“对日战争”以及不朽的“美国画像”。稍有不同的是对苏联文化的新关注:1941年罗斯福与斯大林结盟后,美国不得不改变先前的反苏热潮。博物馆展出了苏联艺术家和冒险家帕维尔的作品,主要描绘了他在新生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旅行。

1956年:美洲帝国

约翰·范德林,《凡尔赛宫和花园全景》(1818-1819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纽约时报》称这幅气势恢弘的帝国画作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美国艺术作品之一,也可能是最大的艺术作品之一”。事实上,它是美国战后形象的象征,即取代欧洲成为世界的新中心。美国古典画家约翰·范德林(John Vanderlyn,1779-1852)于50年代中期在博物馆放上了这幅156英尺长的凡尔赛花园风景画,至今仍然吸引着人们。

1963年:蒙娜丽莎的替身

洛伦佐·迪·克雷迪(Lorenzo di Credi),《一位年轻女子的肖像》(约1490-1500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文化外交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是1962-63年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的美国之旅,由第一夫人杰基·肯尼迪和法国文化部长安德烈·马尔罗共同策划。它在大都会博物馆的中世纪雕塑大厅展出,在短短三周半的时间里,超过一百万人前来观看她神秘的微笑。为了应对如此多的人流,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把它替换为馆藏作品克雷迪的《一位年轻女子的肖像》,这幅画的灵感来源于达芬奇的吉内佛拉·班其肖像。

1978年:埃及神庙

晚上在两尊阿蒙霍特普三世雕像之间看到的丹铎神庙。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70年代的大都会博物馆除了往常的珍宝盛宴外,还加入了一些具有社会意识的实验,其中包括安·玛丽·卢梭(Ann Marie Rousseau)策划的一个展览,展示了纽约妇女庇护所的妇女照片,还有一个叫做“反涂鸦艺术海报大赛”的活动。1978-79年间“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宝藏”是博物馆第二大最受欢迎的展览,与此同时,《丹铎神庙》也在展出。它是公元前10年罗马时期的一件手工艺品,与图坦卡蒙法老时代相隔了大约13个世纪。尽管如此,它还是博物馆与大众文化“埃及热”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二之选。

1984年:80年代的梵高

文森特·梵高,》(1888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梵高是里根时代的当红艺术家。他作品的价格在拍卖会上迅速暴涨,促成了这个时代表现主义艺术的转型,成为了艺术最伟大的象征之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也是全球风潮中的一员,连续举办了多场梵高展览,比如1984年举办的“在阿尔勒的梵高”,展出了这些破旧的农民鞋,还有1986年至1987年举办的“在圣莱美和奥弗斯的梵高”。

1993年:摄影曝光

奥西佩·阿瓜多·德拉斯·马里斯马斯,《从后面看的女人》(约1862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1928年起就开始收藏照片,但到1992年才单独设立摄影部门或摄影画廊。它早期的摄影收藏主要来自于吉尔曼纸业公司(Gilman Paper Company)的历史精选作品。1993年,这些作品首次在“觉醒的梦:摄影的第一个世纪”中展出,其中包括法国子爵和摄影爱好者奥西佩·阿瓜多·德拉斯·马里斯马斯(One sipe Aguado de las Marismas)的这幅绝妙的神秘版画(博物馆在2005年收购了吉尔曼纸业公司的全部藏品)。

2006年:走向全球,走向现代

蔡国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屋顶上的《晴空乌云》(2006年)。图片来源: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屋顶花园是接受新艺术的地方。2006年蔡国强的展览与以往博物馆的风格大相径庭,比如:巨型鳄鱼、假死鸟以及博物馆上空一团爆炸后的黑烟。罗伯塔·史密斯认为“这件爆炸作品的短暂性彰显了全新的雕塑概念。”这也标志着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艺术品味从以美国为中心(像罗伊·利希滕斯坦和索尔·勒威特这样的美国知名英雄)逐渐转向新镀金时代的“全球当代艺术”。

2011年:时尚激情

亚历山大·麦奎因(Alexander McQueen),《夹克:远处是丛林》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学院“亚历山大·麦奎因:野性之美”展出(1997-98秋冬)。安德鲁沃克/盖蒂图片社。

博物馆的服装学院在40年代就已成立,70年代曾因“巴黎世家的世界”系列展览大受欢迎。但在21世纪10年代,博物馆的时尚之风才真正兴起。媒体口中曾经乏味的艺术鉴赏馆逐渐被狗仔队拍摄的博物馆红毯盛典照片所取代。这一切得益于2011年“亚历山大·麦奎因:野性之美”的巨大成功,安德鲁·博尔顿策划的摇滚明星设计师颂歌吸引了大批观众,并迅速走红。服装学院的展览包括“中国:透过镜子”、“曼努斯x机器”以及“天体:时尚与天主教的想象力”,这些展览多次刷新了博物馆的参观人数纪录,像这样能赚足观众眼球的也只有2018年的米开朗基罗回顾展了。

(文章来源:artnet    作者:Ben Davis    编译:周翔旻)

从15件艺术品看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走过的1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