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能见大义——杨明义艺术与文献展”在京开展

“能见大义——杨明义艺术与文献展”在京开展

时间: 2022-04-20 08:58:34 | 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4月17日至4月28日,“能见大义——杨明义艺术与文献展”开幕式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本次活动由中国美术馆、中共苏州市委宣传部、昆山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马峰辉等领导嘉宾参加本次活动。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致辞

苏州是历史文化名城,至今有2500多年历史,基本保持“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史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千年文脉绵延不绝,“江南文化”历久弥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地处江南水乡核心地带的昆山,是“百戏之祖”昆曲的故乡,拥有“中国第一水乡”周庄等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诞生了顾炎武等名贤,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榜首。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致辞

近年来,昆山全力打响“江南文化”品牌,围绕昆曲、顾炎武文化金名片,守护江南文脉;加快城市更新,营造特色江南城市韵味;促进“文旅商”融合,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以实际举措全力提升城市人文品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现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艺术家杨明义致辞

杨明义,江苏苏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以明快清新、极富江南情韵的风格为画坛所瞩目,被吴冠中称之为“创新派中国画家”,黄永玉称为“在森林中发现金鹿的人”。 

吴为山馆长为杨明义先生颁发捐赠证书  

杨明义:“周庄镇荣誉镇民”

1980年,杨明义给在美国留学的陈逸飞写信,推荐画画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江南水乡周庄。1982年夏天,杨明义与陈逸飞到了周庄写生。后来,周庄名声远扬。但凡有师友来苏州,杨明义都要带他们去昆山周庄采风,吴冠中、黄苗子、郁风、华君武等,周庄在他们笔下大放异彩。吴冠中后来的几张重要水乡题材作品,其主题大多来自周庄。吴冠中曾动情地说:“周庄是我难以忘怀的地方,如果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可算集中国水乡之’”。

展览现场

如果说周庄的名气是从陈逸飞的《故乡的回忆》开始的,那点亮陈逸飞创作灵感的就是杨明义。杨明义于1978年夏天创作完成的《水乡节日》。这幅作品画面上正是享誉海内外的周庄双桥,6.6平方尺的画面里竟描绘有280余位人物。场面宏大,热闹非常。 

饮水思源,富裕的江南古镇周庄,没有忘记杨明义,也始终感谢杨明义,给他颁发“荣誉镇民”称号。

展览现场

“画好江南是我一辈子的使命。”

杨明义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江南的温山软水、小街小巷,给年少的杨明义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他流淌于血液的文化基因。后来远渡重洋,海外留学十几年,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眷恋着的是江南水乡。如今在北京、苏州两地生活的他,坚定地认为“我没有一天离开过苏州”。魂牵梦绕的江南成为他永恒的眷念,用手中的画笔,持续着他与水乡的一生情缘。

展览现场

“能见大义”——杨明义艺术与文献展展出著名画家杨明义在各个时期的重要绘画作品100余件。分为艺术创作、艺术交游和艺术人生三个版块。其中艺术创作版块由“水乡清韵”“家在江南”“异域风光”“园林莲语”四个篇章组成;艺术交游版块由“见证经典”“近日楼集”“师友造像”“大义之举”四个篇章组成;艺术人生版块以图文资料、往来信件和诸多名家大师赠予作品等,集中展示艺术家的从艺生涯。

展览现场

作品有《水乡节日》《雨中江南》《苏州夜》《周庄春雨》《周庄人家》《周庄晴日》《周庄人家》《石头记》《永远的江南》《日出之城》《水乡处处是吾乡》等等。画不尽的江南风景,诉不完的江南故事。

展览现场

能见大义,是保有赤诚之心

“人生中最大的幸运:一是有自己真正热爱的工作;二是能遇到一位好的老师,他也许会影响和改变你的一生。”杨明义在他的《近日楼散记》里这样写道。

杨明义的速写本

杨明义的画室名曰“近日楼”。名称是画家叶浅予在1978年住在杨明义家里时候题的,并写道:“明义住处阳光满楼,因为题名。叶浅予,1978。”后来,他的画室始终沿用了“近日楼”这个名字,又先后请王己千、程十发、黄永玉、吴冠中等师友为画室题名。

杨明义收藏的名家作品展示

若干年的艺术生涯,杨明义现在收藏的名家画作大概有二百余幅,皆是师友相赠,如赵无极、王己千、沈从文、李可染、亚明、吴作人、唐云、程十发、周思聪、吴冠中、陈丹青等,诸多当代艺术家交往时留下的画像、书信,常令他百端交集,感慨不已。在与当代众多艺术家的交往中,他是谦虚的,有时甚至是谦卑的。

杨明义与捐赠的赵无极、沈从文、王己千作品

1987年,杨明义赴美游学。经友人引介,在纽约结识了旅居美国多年的同乡王己千(1907—2003),后来曾借住王先生家中一年有余,深受其艺术熏陶和影响。

与名家书信往来

黄永玉为杨明义写过一篇文章《森林中的金鹿》,其中说道:“画画,像座无边的森林,多少人在里面探寻金鹿,辛苦跋涉,甚至整整一辈子,见到金鹿的人并不多……从一般到特殊,画画的幸福所在就是探索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套独特的方法。”黄永玉还为杨明义画像,两撇浓眉,细小的眼睛,露齿的嘴型,南人北相,柔中有刚,准确刻画杨明义阅尽沧海桑田依然笑意满面的形象。

黄永玉为杨明义画像

吴冠中曾为杨明义写过一篇文章《苏州画家恋水乡》,评价他“既是版画家,又是创新派国画家”。得到了老一辈艺术家的充分肯定,杨明义深受鼓舞。2008年吴的画展在苏州展出,当杨明义拿着书找吴冠中签名时,吴冠中十分幽默的题道:又见画家,依然年轻。

时光存影

“能见大义”,取自画家北京画室“白居”正堂悬挂的集自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摩崖刻石拓片。莫言曾为此题对:能见大义,可听微言。艺术中的“大义”是能守古人之先,能待今人之后,是为大艺大义。

展览现场

这是杨明义首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展览,也是中国美术馆首次将艺术家们的往来书信字画作为文献进行展出。尤其令人感动且弥足珍贵的,是杨明义将珍藏多年的赵无极、王己千、沈从文各一件作品无偿捐赠给中国美术馆,传至后代,润物无声。或许正是印证了他名字中的义字:心怀大义,有情有义,正是他艺术人生的真实写照。 

杨明义艺术年表

梦里水乡,情迷江南。徜徉在杨明义的水墨江南里,寻寻觅觅,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杨明义曾一度浸淫于西方现代文化语境,寻求形式语言的“世界性”。归国后,再次表现姑苏水乡的时代新象,在其中实践自己的艺术创作新方法、新理念,用氤氲朗润的艺术语言,纵情畅叙着游子的心声。

观众观看杨明义艺术年表

“能见大义——杨明义艺术与文献展”在京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