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开馆展“叠层时空”开幕论坛——“不止于现场”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开馆展“叠层时空”开幕论坛——“不止于现场”

时间: 2022-06-06 14:28:32 | 来源: 凤凰艺术

6月5日,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重磅邀请开幕展学术主持朱青生、策展人高远及参展艺术家大咖们深度对话,这是当代艺术圈不可错过的一次走心对谈,不止于现场、不止于叠层时空!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相关报道。

活动海报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重磅邀请

开幕展学术主持 朱青生 深度对话

冷冰川  刘建华  展  望   缪晓春  邢丹文

陈文令  庞海龙  邬建安  杨心广  卢征远

特别邀请 高远 进行策展主题发言

当代艺术圈不可错过的一次走心对谈

不止于现场、不止于叠层时空

延展探讨本次展览以及参展艺术家

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中的特殊性

6月5日 

上午10点&下午15点

邀君一日谈

共赴一场艺术与热爱之旅

#不止于现场

如今被折叠的生活,让现场有时变得未知遥远,我们仿佛都在等待一场遇见。却也让我们打开了思路——“不在场”也有很多可能。

它可以不止于展厅,把现场带到线上。

它可以不止于厦门,去发现更多现场。

它可以不止于现在,也许现场在未来。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

KCCA开幕大展“叠层时空”展览已进入尾声,尽管受疫情影响,如此重磅的当代艺术展览仍受到了众多厦门本地人喜爱。本周日,KCCA特别邀请“叠层时空”开幕展学术主持、北京大学朱青生教授,与策展人高远,线上与本次开幕展部分参展艺术家展开深入对谈,共述对艺术的热爱与共鸣。对谈持续一整天,分上午、下午两场,届时将进行全程云端直播!

艺术家们如何解读自己的作品?

艺术史学者如何书写本次展览?

现场观众的提问会得到何种解答?

6月5日线上直播开启

“一日谈”时间

6月5日 

10:00-12:00             第一场对谈

15:00-17:00             第二场对谈

论坛主持人:朱青生 

策展人主题发言:高远

第一场对谈艺术家:

冷冰川,刘建华,展望,缪晓春,邢丹文

第二场对谈艺术家:

陈文令,庞海龙,邬建安,杨心广,卢征远

直播平台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视频号

“凤凰艺术”微博

“凤凰艺术”视频号

#论坛主持人

朱青生

朱青生

1957年生于江苏镇江,艺术史知名学者。曾任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2016-2021年),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

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史。主编《中国当代艺术年鉴》(2005起每年一卷)、《汉画总录》(截止到2021年已出版43卷),著有《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发表论文多种。朱青生教授开设的通选课《艺术史》被誉为“北大第一课”。

#对话嘉宾

冷冰川 

冷冰川,1961年生于江苏南通,现于巴塞罗那和北京两地生活、创作。1996年毕业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艺术学院,2014年毕业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美术学院,并获得博士学位。

冷冰川在形而下的材质、技法到形而上的观念、方法论等方面都有过很深的探索,他的独创手法是选择用刀并在墨色的底板上创作,这种手法被称之为“刻墨”,彰显了东方式的思维。同时冷冰川习惯于用文字随时记录自己的感悟,出版的作品包括《冷冰川》《二十四节气》《无尽心》《遁词》《最后的罂粟》《乌东西》《二十四节气的恋人》《触处似花开》《纵情之痛》等。

他的作品曾在海内外举办过多次个展,包括 2012 年台北大未来画廊“至素朴”个展,2010 年上海美术馆个展,2009 年今日美术馆“至朴素”个展,2007 年苏州博物馆“冷冰川艺术展”,1999 年加泰罗尼亚 Olot 赫罗纳银行基金会个展,1998 年巴塞罗那奥林匹克艺术中心个展等,其作品还曾被中国美术馆、广东省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南京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多家机构收藏。

刘建华 

刘建华,1962年生于江西吉安市,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

刘建华是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实验性、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他以综合材料为主要媒介进行创作,他的反映了近年来不断困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变化。八十年代末他尝试在当代背景下进行实验性的工作,2008年提出“无意义、无内容”的理念进行创作,开始了一个全新方向的探索,并形成了当代艺术的个人语言体系。

刘建华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并受邀参加第五十七届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第十七届悉尼双年展等展览。作品被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纽约MOMA等公共机构收藏。

展望

展望,1962年出生于北京,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作为一个具有实验精神的当代艺术家、雕塑家,展望的作品特征建立在观念艺术与物体材料的关系上而非单向度的,并提供了最初的观念性雕塑范本。不锈钢拓制的《假山石》为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批评家黄专曾对展望的作品特征这样描述:展望的艺术有着以简单材料形态营造复杂问题的特质,他的艺术实验像是一场在趣味、心性和感官世界中不断寻找平衡的智力游戏,它不断带来惊喜和高潮但却从来不提供清晰的答案,他是少数几位在自己设置的艺术问题中进行独立工作的艺术家之一。

展望的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广东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旧金山亚洲美术博物馆、美国威廉姆斯学院博物馆、香港汉雅轩画廊、芝加哥当代艺术博物馆、维也纳美术馆等重要机构参展或收藏,并多次参加国际当代艺术大展。

缪晓春

缪晓春,1964年生于江苏无锡,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德国卡塞尔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缪晓春在现实与虚拟的界面探索和创作,他的作品包括摄影、绘画和基于软件创作的三维电脑动画,并在国际上广泛展出。

他曾参加过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第7届亚太三年展、首届基辅双年展、第4届广州三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釜山双年展、首尔媒体双年展,上海双年展以及纽约、芝加哥、伦敦、柏林等地美术馆的“过去和未来之间”巡展(2004-2006)等。主要公共收藏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馆,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当代艺术基金会等。

邢丹文

邢丹文,1967年出生于陕西西安,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邢丹文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的少数运用摄影的艺术家之一。她积极探索着摄影与艺术的边界,除摄影之外也涉及视频短片与多媒体装置等等。1998年,邢丹文获得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的学者交流奖学金前往纽约,丰富了她的个人经验和艺术阅历。她的艺术实践是丰富多样的,作品主题包括:文化情节之间的断层、传统与全球化之间的冲突、发展造成的环境问题、现实和欲望相互之间在都市舞台的演绎。事实与虚构、真实与幻想,常常在她的作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其作品在国内外频繁展览,其中包括美国惠特尼美术馆、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 美国ICP 国际摄影中心、英国Victoria & Albert美术馆,横滨三年展、悉尼双年展等。作品被博物馆及私人收藏家广泛地收藏,包括大都会美术馆,盖提美术馆,惠特尼美术馆、蓬皮杜艺术中心、 ICP国际摄影中心、SF MoMA、广东和中国美术馆等。

陈文令

陈文令,1969年生于福建泉州,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先后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为意大利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荣誉院士、中澳艺术大使。

陈文令主创雕塑,并涉足装置、绘画、摄影、当代书法等多种媒介,是享誉国际的中国当代艺术家之一,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雕塑的魔术师,也是大型公共艺术雕塑的开括者。代表作有“红孩儿系列”、“幸福生活系列”、“中国风景系列”、“牛气冲天系列”和“万物皆牛系列”等作品。

二十多年来,他先后参加过国内一百多次重要展览,曾三年入选ACC中国年度十佳雕塑家;是第一个获得第九届澳洲海岸国际雕塑展公共艺术大奖的华人。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美国休斯敦美术馆、丹麦国立当代美术馆、韩国国立美术馆、澳洲墨尔本当代雕塑博物馆等重要美术馆及机构收藏。

庞海龙

庞海龙,1974年生于黑龙江,现工作和生活于上海。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庞海龙从报社记者到创办企业、再回归艺术创作的丰富经历,使他的作品以关注生存现实、艺术介入社会为切入点。他所指向的创作议题往往与社会的都市化发展进程中所伴随的各类问题存在着“正面冲突”和“间接隐喻”的叠层关系。他善于通过对材料媒介的物性转译,来实现对于观者感知领域的干预。给观者提供一个无为而为的异景,去感知能“感知”到的现象,去忽略将被“忽略"的本质。

他的作品曾受邀参加第二届、第三届安仁双年展,首届深圳艺术双年展,第四届美术文献展等双/三年展及国内外当代艺术展。此外,庞海龙组织策划了“嬗变——当代艺术邀请展”、朱家角课植园当代艺术项目、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嘉定展区以及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新华社区“宅生记”艺术项目,并创办“宅生记”艺术展览品牌系列展等多场艺术项目。

邬建安

邬建安,1980年生于北京,祖籍上海金山,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传统技艺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传统工艺协同创新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动物园学术委员会委员。

邬建安的艺术思辨和视觉创造,核心在于借助那些看似远离今日生活的情境,表达人类文明历史中永恒的部分,唤醒人内心感受中隐秘幽微却宏大磅礴的潜意识,进而引发对时代和人的反思与观照。

他曾在北京、上海、香港、纽约等地举办多次个人艺术展,其作品还被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洛杉矶郡立术博物馆、伯克利美术馆、太平洋影像艺术中心、巴西奥斯卡·尼迈耶博物馆、澳大利亚白兔艺术基金会、陈一丹基金会、桥爱慈善基金会等机构收藏。

杨心广

杨心广,1980年生于湖南,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200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

杨心广擅长以草木土石等自然物料为媒介创作作品,这些物料常被习惯性地赋予与“中国文人传统”紧密相联的内涵,而他绝非简单地通过使用这些被精神化了的物料召唤“传统”或沉溺于“传统”之中,相反,杨心广正是以一个当代人的身份将作为一种经典情感模式的“传统”陌生化,并籍此重置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杨心广的作品在罗马国立现当代美术馆、格鲁吉亚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法国卢瓦河当代艺术基金会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勒姆布鲁克博物馆、光州市立美术馆等多家美术馆展出。2010年他获得中国当代艺术金棕榈奖以及吴作人艺术奖提名奖,2011年入围新加坡SIGNATURE艺术奖,作品在新加坡美术馆参加同名展览,2015年入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作品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参加同名展览; 同年获得“第九届AAC亚博备用网址年度青年艺术家”提名奖及“第二届华宇青年奖”提名。此外,他的作品还被M+博物馆、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法国卢瓦河当代艺术基金会等机构收藏。

卢征远

卢征远,1982生于辽宁大连,现工作和生活于北京。2006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学士学位,2009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巴拿马ASA基金会艺术总监。

卢征远的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上海国际双年展、第十四届巴西库里蒂巴双年展、德国波恩当代艺术中心、罗马当代艺术馆、智利普罗维登上海国际双年展、澳大利亚悉尼白兔美术馆、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香港巴塞尔当代艺术博览会、葡萄牙里斯本艺术馆、澳大利亚海岸公共雕塑节等重要机构和展览参展。

#策展人

高远

高远,艺术史学者、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史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后,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传媒与艺术理论系。2010年起,在国内外独立艺术机构、美术馆等主持策划40余场学术展览。

高远的艺术史研究和策展工作主要致力于以跨媒介视角对欧洲艺术史、当代艺术展览展示的考察和观照。曾赴佛罗伦萨哈佛大学意大利文艺复兴研究中心(Villa l Tatti,2014)及巴黎德国艺术史研究中心(DFK Paris,2017)及佛罗伦萨艺术史研究所(KHl,2018)访问研究。



鼓浪屿当代艺术中心(KCCA)开馆展“叠层时空”开幕论坛——“不止于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