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天津美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作品亮相“东方·经纬 第十四届中韩国际雕塑展-首尔展”

天津美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教师作品亮相“东方·经纬 第十四届中韩国际雕塑展-首尔展”

时间: 2023-03-10 09:00:00 | 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快讯 >

东方经纬——第十四届中韩国际雕塑展系列活动之一首尔展2023年3月2日在韩国首尔COEX MALL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本次系列展览活动由中国雕塑学会,韩国雕刻家协会主持推动。孙振华博士任学术主持,曾成钢会长策划、领衔,以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15名教师作品构成群展主体。系列个展由艺术家田世信、陈文令等十名中国著名艺术家组成个展单元。系列活动还包括艺术家论坛、讲座、教学交流研讨等相关内容。                            

2023年9月中韩国际雕塑展系列活动计划移师天津,韩国艺术家将组团到访中国,届时中韩两国雕塑艺术家将在中国展开更为多彩的系列学术活动。

展览现场

前言

很高兴再一次在中韩雕塑交流展上致辞,这是第14届中韩雕塑界的盛会,我谨代表中国雕塑学会对各位艺术家的辛勤创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韩两国是近邻,拥有各自的历史进程和民族文化传统,但都崇尚相同的东方价值观,这种差异和共性,使得两国能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正是这一语境下,“中国·韩国当代雕塑交流展”得以持续举办14年了,并取得显著的成绩,涌现出诸多优秀的雕塑作品。通过这些作品,我们看到了中韩雕塑家的风采,感受到了两国艺术家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创作热情,也体会到了全球多元文化下东方审美诉求的华彩。

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代表中方承办了此次中韩雕塑交流展。展览上展现了该系教师的作品,这些作品以深厚的学院底蕴、迥异的艺术风格令人印象深刻。我相信,这次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会进一步促进双方的了解,并将两国间的艺术交流推向一个更好的境地。

过去的三年,我们之间的交流并未中断,隔空网络交流,依然在维系着我们的热情。如今,我们终于可以再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尤其是艺术品的交流更需要现场的体验。因此,我们坚持积极走出国门,也欢迎国际上的朋友们走进来,共创艺术佳境。

最后,预祝第14届“中国·韩国当代雕塑交流展”圆满成功。

曾成钢  中国雕塑学会会长

展览现场

同中求异,各美其美——写给2023中韩雕塑交流活动

2023年初春,中韩雕塑家,立刻行动起来,紧锣密鼓地进行筹划,重新恢复两国雕塑家之间保持了十多年之久的学术交流活动。

当代中韩雕塑交流,是一份绵长、深厚的情感,是一段足以载入艺术史册的佳话。

今年3月,韩国首尔国际雕塑博览会,中国雕塑学会和中国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将牵头组织中国雕塑家组团应邀赴首尔参展。

今年夏天,历时14年的“中国·韩国当代雕塑交流展”将在天津举办,开启后续的系列学术交流活动。

2009年在中国雕塑学会、韩国雕刻家协会的共同推进下,创办了“中国·韩国当代雕塑交流展”,为的是共同研究、交流雕塑艺术,推动两国雕塑家的往来,促进两国雕塑艺术的发展。从此,两国雕塑家形成了良好的交流机制,他们隔年轮替,携作品到对方展览、组织学术交流活动,迄今已成为两国雕塑界的一件盛事。

目前,中韩雕塑家之间的交流早已不仅仅只停留展览的层面,而是通过展览为媒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更多方面的交流和合作。譬如他们在雕塑高等教育方面,联合培养博士生;参加博览会,进入艺术市场;组织论坛,参加学术讲座等等。中国方面还创新性地提出了轮值的方式,每年由一个省市或者高等院校与韩国方面对接,让韩国雕塑家与中国的交流深入到不同的省份,延伸到不同地区。

为什么中韩两国雕塑家能够如此投缘,他们相互之间为什么能够如此配合默契地开展工作呢?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共同的东方文化的基因。是东方文化的纽带将他们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今年的中韩当代雕塑交流展的主题是“东方经纬”,就勾画出了这种文化状态。  

经纬首先是一个地理概念,东方经纬,指得的两国所共同具有的东方地缘和东方坐标;经纬还是一个纵横的概念,东方经纬指的是两国雕塑所各自不同的雕塑历史和现实处境;更重要的,经纬在中国古籍中,还有规划、谋略的意思,例如中国成语中有“经天纬地”的说法,它值得是两国雕塑家积极地交流互动,主动地创造属于他们的未来。

我们相信在“东方经纬”的主题下,两国雕塑家将编织出了一幅两国雕塑艺术的东方图景。

从历史看,中韩两国有深厚的渊源,在过去,两国之间就有着深入的文化交流和往来;今天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中,两国雕塑家的交流实际也可以看做是他们历史友谊和交往在当代的延续。

在现实中,中韩两国又有着共同的现实境遇。他们都存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面临着许多相同的文化问题:例如,传统和现代的关系问题;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问题;就雕塑而言,在今天,也共同面临着艺术与科技的关系问题,雕塑的本体语言和雕塑的跨界、拓展问题……

当然,两国雕塑家的交流并不是为了相互模仿,相互趋同;恰恰相反,交流是为了同中求异,各美其美。交流的目的,是为了让两国雕塑家在面对共同的文化问题的同时,遵循自己的文化个性,走出不同的,符合自己民族文化的道路,创造出属于自己当代雕塑文化。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韩两国雕塑家在一次次交流中,对彼此的了解越来越深,感情也越来越融洽,这正好印证了,东方文化是一种有亲和力的文化,是一种合作的文化,是一种好客的文化,也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文化。我们有理由相信,疫情之后,两国艺术家都会更加珍惜时间,更珍惜每一次交流的机会。

两国雕塑艺术交流的路还很长,我们正在路上。

孙振华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参展作品

WORKS ON DISPLAY

田世信《大躯干》  大漆  68x66x163cm  1993年 

曾成钢《生生不息》铸铜 60cm x60cm x60cm  2022年

王志刚《无为》不锈钢  80×80×75cm 2014年

董书兵《大地之子》青铜  60×35×17cm  2007年

谭勋《日子—舞台》木、亚克力 162 x140 x75cm 2022年

陈文令《坐看云起时NO.2》 不锈钢、铜  60x30x30cm    2022年

郅敏《天际》陶瓷、金属 尺寸可变 2016年

李惠东《声声慢-思》汉白玉  26×24×54cm  2011年

沈烈毅《SKY- Steel 》 220×90cm

郭航《十二灵—子鼠》铸铜 30x15x25cm 2019年

田禾《水》系列NO3 不锈钢 30x30x30cm 2016年

卢征远《过去的即将到来》  汉白玉  2015年

赵展《衣物肖像2#》不锈钢、金箔 高85cm 2022年

刘颖睿《余温》瓷(匣钵烧,还原气氛)30x18x16cm,15x15x16cm 2022年

黄文智《造像记-星辰》树脂着色 28x36x50cm 2021年

李世伟《寂》夹纻脱胎大漆35x45x60cm 2013年

胡庆雁《一口气-儿子的塑像》大理石   11x23x19cm 2022年

李安红 《牧歌》青铜 50x30x40cm 2018年

邹红琴《小禹5》陶   32x25cm 2013年

许楠《巃》 树脂 30x30x40cm 2019年

刘军《弘一法师-李叔同》铸铜 47.5cm×21cm×14cm 2018年

汤耀胜《问》 综合材料  20x30x30cm 2020年

刘巍然 《她》陶瓷、琉璃 25x25x28cm 2018年

张颖《共同体》光敏树脂  30x80cm 2018年

王礼军《知天》花梨木 47×8.5×4.5cm 2018年

王朝勇《晴空一鹤排云上》木 90x70x10cm 2023年

总策划:曾成钢、金真姬 

学术主持:孙振华       

策展人:谭勋、郭航

学术支持单位:中国雕塑学会、韩国雕刻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排名不分先后)

群展艺术家:曾成钢、郅敏、郭航、谭勋、李安红、黄文智、刘颖睿、邹红琴、刘军、赵展、李世伟、张颖、汤耀胜、胡庆雁、王礼军、许楠、刘巍然、王朝勇  

个展艺术家:田世信、王志刚、董书兵、沈烈毅、陈文令、李惠东、郭航、谭勋、田禾、卢征远

3月4日展览开幕之后,中国雕塑家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董书兵教授,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郭航教授,北京工业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李惠东教授,天津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谭勋教授,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赵展教授,一行受邀参观访问了韩国诚信女子大学美术学院。



天津美院参展“第十四届中韩国际雕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