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博备用网址

中国网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在京启幕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在京启幕

时间: 2024-05-20 09:50:40 | 来源: 亚博备用网址
快讯 >

5月17日上午,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小街NEEDART艺术空间隆重开幕。该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承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学术支持。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艺术家袁加、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武定宇、中央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部长徐新立、望京街道工委副书记刘丹、中华环保联合会青少年环境友好行动委员会秘书长高锦怡、宇宙猜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朱亚静等人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创院院长王中担任展览总顾问、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震担任策展人并主持开幕仪式。

《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开幕式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致辞

开幕仪式上,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致辞提到了2019年央美圆满完成大兴国际机场的公共艺术策划任务,使其成为文化艺术与科技交织的现代化航空港。我们始终坚持艺术+交互、艺术+功能、艺术+计划和艺术+平台的原则,通过艺术让旅客感受其魅力,使新国门成为文化桥梁。本次展览回顾并致敬了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的艺术建设成就,探索未来文化艺术与交通枢纽空间的融合。每件作品都传递出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时代精神,未来将通过高质量的文化艺术创作与交流,为北京增添新动能。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创院院长王中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创院院长王中在致辞中分享,“城市,如同一本打开的书”,展示居民的生活和文化。机场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反映了城市的文化诉求。首都机场(1979年)和大兴国际机场(2019年)见证了中国40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腾飞,公共艺术首次进入公共空间,体现了艺术服务大众的理念。文化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近年来,“重新定义公共艺术”已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最直观、最显现的载体,公共艺术的内涵已经从艺术领域飞跃出来,成为塑造城市魅力、推动社会发展、公众参与和城市设计的重要工具。未来,文化将成为城市发展的关键,文化积累将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城市的魅力在于其文化意象,通过公共艺术,机场可以成为城市的文化代言人。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致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首席教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陈平在发言中分享了对机场的心得体会。机场文化是国门文化,它传递着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文化气息,展示着一种文明的气息。机场的设计与功能,更体现了民族的审美能力和一个社会包容度。各种功能设施、服务水平,特别是机场的文化空间友好程度,都是能留给外来客美好印象的重要因素。国门文化就是国家形象的浓缩与代言,当游客落地机场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了对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接触与认知,这代表的就是一种文化。

望京街道工委副书记刘丹致辞

望京街道工委副书记刘丹在发言中表示,望京街道与机场之间深厚的联系,首都机场的建设带动了大望京区域的发展。从80年代规划到如今,望京已成为北京和朝阳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望京街道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发展,自2000年成立以来,望京从一个农村区域发展成为国际化区域,这离不开文化的推动。望京街道在望京小街与中央美术学院、万科时代中心等地区合作,开辟了艺术空间,为生活和工作在望京的人提供艺术体验。未来,望京街道将继续与各界合作,推动文化在望京的建设和发展,支持更多优质项目在望京落地。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武定宇致辞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副院长武定宇在发言中表示,从首都机场壁画创作到大兴机场的人文机场建设,这不仅是思想的转变,更是国家兴盛发展的象征,同时也是中国公共艺术发展最好的诠释。过程中,中央美术学院吸纳了国内外的艺术家共同参与到此项目中来,给予我们深入一线创作和与国际艺术家对话的机会。大兴机场是“一体两翼”规划布局中的关键交通枢纽,它是国家形象与国际传播的重要窗口。2019年在建国70周年的背景下,“人文机场”概念的落地是这个时代赋予的伟大贡献。大兴机场的建设可谓是一次转折,更是一个起点,它将开启中国人文机场建设迈向更广阔的未来。未来,我们应以美为媒,与全球伙伴联手,以艺术为纽带,以文化交流为桥梁,通过人文机场的平台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通过公共艺术的创造向世界展现一个可敬、可爱、可信的中国形象。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李震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副教授、策展人李震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作为一位中央美术学院成长起来的学生与教师,对望京地区的情感十分深厚,同时作为本次展览策展人,为参与开幕式的嘉宾介绍了本次展览的主题“新国门新形象”,并强调了北京机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展览展示了百余位艺术家参与的艺术作品,并引入了VR虚拟漫游展厅,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期待通过展览传递正能量,使公共艺术成为文明传播的桥梁,为打造美丽国门形象贡献力量。

此次《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顺利开展,跨越半个世纪的时间线,探寻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在艺术建设上的崭新理念和创新实践。

参观《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展览

展览共分四个单元,分别是“1979机场艺术萌芽期——首都国际机场壁画创作“、“ 1999机场艺术探索期——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公共艺术创作”、“2019机场艺术发展期——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整体策划“、“机场艺术未来展望——艺术赋能人文机场“。此外,展览共展出8件大兴机场公共艺术实物模型展品,观众可近距离欣赏并参与互动。

近距离翻阅实物模型及展品

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是“首都国门形象VR虚拟漫游展厅”,近年来,展览持续运用前沿技术创新推出“数字化”产品,探索大众普及文化的多元路径。面向当下年轻大众对文化体验需求呈现更开放、更多元的特点,为文博数字化创新开拓又一全新场景,同时也为观众带来了更丰富、更生动的参观体验,让观众通过佩戴VR设备,打造身临其境观展体验。

嘉宾体验“首都国门形象VR虚拟漫游展厅”

在“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为核心的四型机场”理念下展示机场艺术在城市形象塑造、文化传播和公共空间活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是本次展览的使命。作为首次时空联动的展览,通过艺术语言,展览生动地诠释了北京机场公共艺术的演变与创新,传递了机场公共艺术的独特魅力。不仅填补了国内机场公共艺术建设研究的空白,同时传承和弘扬了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念。在历史的使命和嘱托下,北京,作为大国首都、泱泱中华的心脏,以最坚定的姿态,担当着自己的“首都使命”与“国门形象”,首都国际机场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不言而喻。

现场实物及模型展品

本次展览为期一个月,展期从5月17日展至6月17日,展览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精彩讲述中国故事和北京故事,进一步提升了北京机场的国际影响力。有助于大众更深入地了解北京机场的艺术建设发展历程和未来愿景,促进了公众对机场艺术的不断探索和深入了解。让我们以文化浸润城市、以艺术涵养生活,谱写机场文化艺术新篇章,描绘未来愿景,展现新国门新形象。

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

《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

展览总顾问:王中

策展人:李震 

主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

资助单位: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 

承办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学术支持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支持单位:

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公共艺术委员会
望京街道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

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艺术城市建设工作室

埃洛克航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青年设计100

万科时代中心·望京

NEEDART艺术空间

展览统筹:黄婷婷、邵旭光

展览执行:刘烜、丁亚慧、杨良燕、刘佳一、赵思敏、张晓诗、马宇轩、金子涵、靳文祎、蔡留源、王维东、孙超

展览设计:肖高凡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发起设立的公益性基金,重点围绕舞台艺术创作、文化传播交流和艺术人才培养三大领域开展资助。基金面向社会接受申报、资助过程受社会监督、资助成果由社会共享,最大限度调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积极性,搭建了一个开放平等、公开透明的艺术资助体系,充分发挥全国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领作用。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3年度资助项目《首都国门形象:从首都机场到大兴国际机场艺术成就展》在京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