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弘扬中国文化特色 打造美术国家形象──访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8-27 10:45:32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国办画院体制应抓大带小

社会上对于国办画院体制存在非议和质疑,杨晓阳表示,一段时间来自己通过对画院的考察、学习、了解,对国办画院已有自己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他认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美术史有很多差异,简而言之,中国从古到今,官员和文化人(包括画家)两种身份常常是不可分、互为一体的,但西方不是;中国自宋代始设宫廷画院以来,历代都有宫廷画院,西方则无宫廷画院之说。因而,中国现存的国办画院,西方国家也没有,虽然有人觉得不合理,但杨晓阳认为,它是中国美术史不容忽视的一大传统。

2008年6月13日,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国画创作观摩会在中国国家画院召开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国从汉代开始,就有宫廷画家;唐代自李世民始,就非常重视书法;及至宋代,真正有了画院机构,以后历代都有。杨晓阳说,这说明,只有中国是上自皇帝下到普通文化人重视文化、重视美术到如此程度,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自高层就十分重视文化、视中国为文化大国的重要支撑。

至于说到画院画家,杨晓阳这样推算:全国省级以上每个画院专业画家平均不到20人,以全国30个省市区来计算,也就600人,总共不超过1000人。一个13亿人的大国,有这么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从古到今的画院体制传承,要让中国成为文化大国、美术大国,培养1000个画院画家不算多。最重要的是,国家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主张推动高精尖的事业单位为国家创作高精尖的文化作品,因此,画院体制可以带动全国美术的发展。杨晓阳赞成国家把少部分的高精尖人才养起来,使他们专心在事业上、艺术上发展,大量的中小画院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发展,更有活力。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