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王定乾 赵旭:《砥柱铭》4.3亿天价的台前幕后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10-07-14 09:53:18 | 文章来源: 中证网

记者:您抓住这么好的机会拍了这么高的价格,委托您送拍的台湾藏家有什么想法表露吗?

王定乾:他对这个价格也很意外。他不能算是个纯粹的收藏家,他是台湾最典型艺术品投资家,他不只投资中国艺术品如书画、油画和古董等,他也投资欧美的当代艺术作品,都投资得很成功。当然这件拍品的成功在价格上和意义上特别不凡,对一个长期进行艺术品投资的人来说更是一种鼓舞,我相信今后他更勇于出售艺术品了,回笼的钱又可以拿来寻找下一个投资品种。这个人从来不接受采访,很多人都知道他是谁,跟我配合了十多年,每一次购买和出手都是很成功的投资典范,这次合作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收藏家跟经纪人之间一个完美结合。今天中国有没有大收藏家?有,魄力跟财力都不输海外,今天大陆迫切需要建立规范的经纪人制度。台湾很多藏家,都是与经纪人相互配合取得成功的。

记者:针对一些人对《砥柱铭》的真伪质疑,您有什么看法?

王定乾:是有一些人认为这件作品不对。我觉得收藏艺术品一开始就要先打问号,这是所谓科学求知的精神。我们找遍了研究黄庭坚的专家,找到了傅申,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专业博士,他当年博士论文写的就是黄庭坚,全世界黄庭坚流传下来的作品,他几乎全看遍了。黄庭坚这件作品,他写论文的时候,当年在日本有邻馆,他看到的是复印件和有关资料,那时他也有一点保留意见。但是他毕竟研究黄庭坚很深入,看得也多,35年后我请他去看原件,他认为是真迹。

这次北京保利前期工作也做得很好,他们先做了“宋元明清中国古代书画展”,把上海博物馆、辽宁博物馆的藏品都借来摆在一起做个展览,证明都是博物馆级的作品,然后请学者、专家来看,这是一种尊重。先看东西,再说不对的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没有落款,但是跋都是对的,所以他们说是宋代作品无疑,只是怀疑是不是黄庭坚创作的,得到的结论是这个,那就行了。北宋几个大藏家的收藏章这是假不了的,所以至少是宋,我们至少拍卖的是宋代书画没有错,那么该作品拍卖超过底价没有问题,至于还能破什么纪录,那就要看究竟是不是黄庭坚的真迹。这个时候请傅老师写了篇文章,这篇文章倾注了他一生研究黄庭坚的心血。我们为什么请他,因为国际鉴定界都知道,他是拿钱请不动的人,他一生都是这样。他是台湾大学名誉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知名鉴定专家。他觉得他要为这件黄庭坚作品平反,所以恰到好处。

记者:现在有些人从笔法对比上对它存有质疑?

王定乾:所以傅老师的文章应该好好看一下,他特别说明,这是黄庭坚早期到中期风格转变时期的作品。

记者:应该是中年吧?

王定乾:对,傅老师找出答案了,他说这是中年期转型期的一件作品,也弥补了他流传下来的作品缺少这一时期的空白,这么长的长卷也就这一卷,有比它长的那是草书,所以这个很难得。因为大家有存疑,通过探讨得到了学术答案。这件事情给我们太多启示,我觉得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在逐步成熟。

《砥柱铭》被中国内地藏家购得

——访北京保利拍卖执行董事 赵旭

记者:您对《砥柱铭》最后的成交价有什么感想?

赵旭:我们当初的预计成交价是1.5亿元——2亿元,后来大大超过了我们的预期,最后的成交价令所有人为之振奋。

记者:大约有多少人次参与这件作品的竞拍?

赵旭:据保利财务部统计,一共有27人办理了《砥柱铭》的特殊竞买号牌,有现场竞买和场外委托竞买,在3亿时竟拍买家有5人。最后买家为中国内地藏家,为了保护买家利益,现在无法透露他的具体身份。

记者:请您简单介绍一下黄庭坚此卷在海内外学术界中的影响。

赵旭:这件作品得到很多专家的认可,启功先生在1983年做为顾问编著的《中国书法全集》就将《砥柱铭》收录到《黄庭坚卷》,认定为中国学术界存世不多的几件黄庭坚书法真迹之一。以台湾鉴定家傅申为代表的专家团队和香港著名鉴定家黄君实对这件作品都有很高的评价。

   上一页   1   2  


 

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