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雕塑院院长剖析 “雕塑的灵魂”

时间:2011-05-16 15:56:50 | 来源:亚博备用网址

展览>

民生银行资助炎黄艺术馆举办的“新中国美术经典—再现收租院大型雕塑展”今天推出第七场学术讲座。作为此次系列讲座活动的压轴大戏,炎黄艺术馆特别邀请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为广大观众剖析“雕塑的灵魂”。

吴为山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雕塑院院长和美术研究所所长。作为雕塑领域倡导“中国精神”和“写意雕塑论”的代表人物,吴为山对于“雕塑的灵魂”有着最直接的体悟和感受。作为此次展览的学术主持,吴为山在为展览撰写的评论文章中认为,《收租院》虽然是中国特定时期的政治与文化背景之下的作品,但无疑是中国雕塑史上的杰作。《收租院》组雕熔铸了艺术家们巨大的创作热情,这是作品“穿越时空”仍然能够在今天打动观众的内在因素。

为了充分说明“雕塑的灵魂”是雕塑艺术本质的魅力所在,吴为山在此次讲座中特意将他的艺术经历和艺术作品作为范本,进行深入的剖析。吴为山认为中西文化在本质上有所差别,在雕塑领域艺术家应该追求中国文化的脉络和本真。他在雕塑创作中,一方面寻找具有能够代表中国文化的人物作为主要创作对象,另一方面创作手法上则注重“意象”的表达,在“得意忘形”中追求“雕塑的灵魂”。吴为山认为,这种创作理念虽然与《收租院》创作的观念有所不同,但他们所追求的核心是一样的,这便是雕塑艺术存在的价值。

吴为山在讲座中,特别介绍了他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雕像群的过程。吴为山表示,在群雕的创作过程中,对于如何处理“社会性”与“艺术性”,如何处理“苦难”与“尊严”等方面的矛盾,他做出了非常大胆而又艰苦的艺术探索。这种探索的动力,来自于艺术家的民族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是艺术家能够赋予雕塑灵魂的重要原因。

吴为山的讲座受到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讲座完毕观众掌声经久不息,对于吴为山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创作雕像群的过程,观众表达了对于雕塑家应有的敬意。“再现收租院—新中国美术经典研究”专题讲座活动自此也落下了帷幕。炎黄艺术馆配合展览举办此次专题讲座活动,宗旨是为了让广大观众更好的理解和感受《收租院》雕塑的艺术价值,并由此对新中国美术经典及雕塑艺术有更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炎黄艺术馆精心准备了七场讲座,邀请艺术界不同领域的专家从各个角度对“收租院”进行阐释和解读。一方面,炎黄艺术馆成为广大观众接受艺术教育的直观课堂;另一方面,《收租院》的艺术价值通过系列讲座的开展得到了新的延伸空间,并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人士的关注和讨论。“新中国美术经典—再现收租院大型雕塑展”虽然即将结束,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将长久的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吴为山
讲座现场
观众掌声不断
讲座现场

凡注明 “亚博备用网址”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亚博备用网址”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亚博备用网址,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