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艺术 主流声音 您的位置: 首页>艺术市场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希克:收藏家不害怕经济危机

亚博备用网址 | 时间: 2009-02-20 13:20:01 | 文章来源: 钱经
 


乌利·希克(Uli Sigg)

如果要举出一个对中国当代艺术影响最大的外国人,业内外人士无疑都会第一个想到乌利·希克(Uli Sigg)。从王广义、艾未未、张晓刚、方力钧到张洹、卢昊,希克的藏品几乎包容了所有中国先锋艺术家。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这些人的作品早已变得炙手可热。用购买“原始股”来形容希克当年的收藏行为十分恰当,比如,上世纪80年代耿建翌在北京做展览时的4张画,当时仅以每张40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给了朋友,后来这4张画全被希克以每张2万美元收购。

粗略统计,希克一共收藏了180多位中国艺术家的近2000件作品。他还创立了“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支持中国更年轻的艺术家走向国际。乌利·希克被称为“完整收藏了中国当代艺术的人”,西方主流艺术媒体一致将他评为“影响世界艺术100人”之一。

希克收藏的过程,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从企业的管理者到收藏家转变的典范。首先,任何人都是从零开始的,希克也不是生来就懂中国当代艺术,或者是能够点石成金的人。希克当年的收藏不是都能像今天的方力钧、岳敏君等人成为当红艺术家。他收藏的第一件作品是一幅女艺术家的画,但她在不久之后就从艺术舞台上消失了。为了寻找好的中国艺术家,可以说耗费了他的很大精力,在收藏的20多年中他走遍各地,拜访过1000多位艺术家,这也是希克收藏过程中最独特的一个法宝和优势。

在去年11月CCAA2008作品展现场,这位说话谨慎、不苟言笑的瑞士收藏家接受了我们的专访,但话题却是他并不愿意涉及的艺术品投资和个人收藏的细节。

“收藏的好不如收藏的早”

《钱经》:您怎么看经济危机对于如今中国艺术市场的影响?

希克:我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下一阶段的表现并不乐观,相信少数几个好的艺术家作品会留下来,但大部分的艺术家作品会受到不利影响。在中国,我不知道市场景气的恢复需要多长时间。在西方,至少得等上好几年。

《钱经》:您为什么会喜欢收藏?受家庭的影响吗?

希克:我没什么特殊的家族背景,我的父亲和祖辈们都非常普通。不过我父亲对传统油画很感兴趣,经常在我们家的墙上挂很多画,在我看来这不能算是收藏。父亲的爱好对我影响不大,因为他的兴趣是在传统油画,而我是当代艺术。这么讲吧,我从小就对艺术感兴趣,但是当我第一次看到当代艺术的时候,整个人就像被闪电击中一样,惊呆了。那个时候我很清醒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东西。

《钱经》:收藏那么多中国当代艺术品,究竟花费了您多少钱?

希克:不好意思,具体的资金我不能说。我想说的是,我收藏的钱都是自己辛苦赚来的,并不是如外界所猜测的有什么强大的家族背景,人们老说我是瑞士拥有私人湖泊的两个贵族之一,其实那个湖是我7年前自己买的,并不是家族继承的。

1   2   下一页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亚博备用网址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